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某人對航空發動機的誤解和我的解釋
2007/01/20 01:57:55瀏覽1458|回應0|推薦2

原文請參考這裡:軍事小常識:戰鬥機從螺旋槳進入噴氣式

汽油內燃機在飛機上的應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就已經發展到了極限。科學家知道,如果要在不損失「推重比」的情形下增大馬力,汽油內燃機已經沒有什麼值得開發的潛力了。為了追求飛機更高的速度,科學家必須放棄內燃機,另起爐灶。

二戰末期出現噴射發動機的原因不是因為汽油內燃機已經達到極限,實際上更大的航空用汽油內燃機在二戰末期還不斷的出現。

關鍵不是出在發動機本身,而是產生推力的螺旋槳上面。打從1930年代初期金屬螺旋槳和薄翼可以運用在設計上之後,很快的螺旋槳的極限就已經被發現,以當時對於高速空氣動力的了解(音速還是到40年代才確定),各國的研究所發現的是在時速大約800公里/時就是當時所能達到的最大平衡點,這時候合理設計的螺旋槳的葉稍已到達音速,再增加轉速也無法提高輸出的效率,因此,假如要繼續提高飛機的速度,必須採用其他替代動力來源。

德國,英國,蘇聯,瑞典這些國家都是在這個時期逐漸投入相關的研究,美國起步慢很多,要等到阿諾德拜訪英國之後帶回英國提供的資料和數據才開始進行相關的發展。而歐洲在二次大戰以前是空氣動力發展的重鎮,高速飛行理論的研發,像是後掠翼與三角翼的數學模型都是德國先發表的。美國不是沒拿到,只是當年去義大利聽發表的四位大師會到美國就忘記了。

因此,極限的根源是螺旋槳,發現的時間在二戰爆發前10年已經開始注意到並且進行研究。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cobrachen&aid=668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