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空中加油機成本超支,還沒生產耶!
2011/08/28 00:17:29瀏覽1383|回應0|推薦2
7月上旬的時候,許多新聞提到美國波音公司為美國空軍設計的新一代空中加油機,KC-46A的成本會超支,以中央社的這一篇新聞稿來看,講得不是很清楚,可能有人會想說,一架還沒有實際上開始建造的飛機,才剛剛發布合約定案幾個月,馬上就跳出來說會超支,波音搞啥?而且49億美金又是怎麼回事?原先不是36億美金嗎?超支太多了吧!



藉此機會,提供一些資料給大家參考。

首先,美國國防部給波音的這個研發合約是要生產18架KC-46,當時公開的價碼是超過36億美金,這個合約是固定成本(Fixed Price)型態,沒有獎勵的合約。任何專案的成本都是事前估計,也就是用猜的,那麼,用猜的就難免有誤差,因此這個合約(很多固定成本合約也會)容許最多超過波音出價的39億美金的125%,也就是差不多49億美金。換句話,只要這18架的總成本在49億美金之內,都可以算是沒有過分。不過超過的部分,美國政府只出60%(那當然,政府都要當冤大頭?)如果廠商要賺錢,就得要把成本壓在39億美金以下才划算,超過39億美金的部分自己還要墊上4成。

根據美國國防部目前提出的說法,波音當初是壓低競標的價碼,真的就出39億美金來奪標,但是,這個成本是國防部的底線,並不是來自波音。所以,如果波音想要賺錢,用39億美金的風線就很大,美國軍方也不意外,因為這是激烈競爭下廠商經常使出的手段(後面會說明一些)。好了,合約拿到了,現在就開始說要軍方加錢。到了7月底,有關超過的估計就比較清楚一點。像是這個新聞當中提到的是稍後估計是多出6%,大約是3億美金

換個角度來看,波音應該是早就知道這個計畫的成本會在哪裡,畢竟他們在民航領域這個久,這種生產與研發成本的估計經驗很多。除了新聞中提到特意壓低價碼,好將歐洲公司EADS無法得標,另外一個理由是美國軍火公司過去數十年來常用的計策:先上車,後補票

先上車的部分就是先讓美國政府願意簽下這個合約,把錢給廠商去進行他們所謂的研發或者是前期生產。在1970後期到1980年代,尤其是雷根主政的時期,美國軍方的高層甚至是連實際審查都不只是虛應故事,單看帳面上的數字和計算,就認為這些廠商一定會遞交這些根本還沒看到,也沒有實際驗證過的系統。撥交經費的時候也往往非常大方,只要廠商要錢就會先撥給他們。

上了車沒關係,好好盯著,多少也可以知道是不是有甚麼徵兆。偏偏美國軍方是簽了約之後,也認為這些廠商會跟隨他們研擬的計畫和時間表,因此即使派人駐場監督,真正會關心,報上去會引起注意的比例也不高。

給錢大方,監督隨心,這就是後面經常發生後補票的狀況。

等到研發或者是生產進行一段時間之後,廠商就可能回來告訴軍方和國防部:很抱歉,這個計畫的複雜度/材料成本/生產難度(隨便哪一種原因)遠超過我們原先的

各位讀者認為美國軍方和國防部的反應應該是如何比較合理呢?因為國防部的高層畢竟流動比較頻繁(和總統或者是部長的更換有關聯),可是軍方的星星就不同了,他們可能一坐就是很多年,而且很可能從一顆星開始就對一些計畫有關聯。而各軍種之間為了搶錢搶計畫(真的很像土匪,搶錢搶糧搶女人),不會願意輕易放棄自己的計畫,這些星星在很多計畫中反而是幫著廠商要錢,希望這些計畫繼續下去,這就是後補票的狀況。

在這種環境下,想要軍火合約商謹慎估計成本和嚴格控管,就不可能指望他們在沒有外界監督下作到,也不用期望軍方會基於節約成本的因素去持續監督和管理。這也就是80年代中期之後出現的國防改革者,這些人包括John Boyd,Pierre Sprey,Franklin 'Chuck' Spinney,當時美國國會的議員,媒體的新聞記者等等,這些人透過媒體,國會的監督和壓力,迫使軍方作出許多改變或者是回應。

無論是F-14,M2裝甲車,小牛飛彈,CG-47和DDG-51,海狼級潛艇等等等,太多例子有興趣的各位可以從歷史資料中去找到這些共同點。

從這裡可以看出,如果要監督政府的作為和迫使政府面對一些不合理的現象,一個獨立思考,有能力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的媒體是很重要的,可惜這些台灣是非常欠缺的。

回到前面提到的策略,無論波音是不是作出這樣的打算,想要和過去一樣要求國防部加碼,這些心態和手法都是很常見的,也因此到了7月底,波音又出現他們可以控制住成本上升的現象,維持在原先的估計範圍內。但是,整個加油機的合約是3500億美金,後面還會有甚麼戲碼出現,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cobrachen&aid=5504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