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6/27 12:00:12瀏覽262|回應1|推薦7 | |
過去這十幾二十年台灣美國兩邊跑兩邊住兩邊新聞看ㄧ樣多,自然就會發現兩邊社會一些精微的不同。我感慨比較深的應該是兩個社會對於不同意見處理模式的不同。很多事情是相對而言的,所以不是這樣兩邊同時長時間接觸,很難有所體會。
比如說美國是多元文化,所以觀點各異,而且可以差很多,政治上的看法更可以很極端,但是他們討論時有很多基本禮貌的共識,比如說不作人身攻擊不罵髒話,很多這些都是從小養成的重要習慣,算是學校教育也是家庭教育。我常常聽不同意見的廣播call-in節目,可以有很不同的意見,但是這些主持人都會把握這樣的共識,所以對事情的討論才能繼續下去,我覺得這樣的共識很難能可貴。如果看台灣很多藍綠政治的討論,相對而言,人身攻擊可說是家常便飯肉麻當有趣。
另一方面是實質運作體制上的共識,比如說對司法的共識很高,對政府體制也很尊重。聯邦最高法院更是解決所有爭議題材的最終裁定所。以前我修美國憲法,教授從第一堂課就一再強調最高法院這九位法官是美國最有像上帝一樣權力的人,連美國總統都比不上。後來這門課說一段憲法就引證一段最高法院判例,果然美國最具爭議的事件都是最後由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投票表決定案。更重要的是,即使強烈反對的一方,也都有尊重決議的共識。
我看台灣的民主人權議題,覺得大鳴大放,只要喜歡沒什麼不可以的。但是成熟的民主社會需要的更是基本的共識與對體制的尊重,在這方面,台灣要走的路還長得很呢!而在個人方面,如何養成對不同意見尊重的習慣,更應該是公民教育的重點。我往往看到一般人即使面對生活中不同的衝突,也都欠缺化解衝突的手腕與智慧,謾罵與放話不斷,其實只是讓衝突更加難解,這些都是國民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頭號重點,比什麼英數理化之類的科目可是重要太多了!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