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本‧中國‧上古史
2015/10/25 16:26:39瀏覽436|回應0|推薦3
這幾天在網上研究一些歷史,覺得真是好棒!以前的學者除非學富五車,絕對沒辦法像現在這樣可以針對一個問題不斷發掘,十分開心。

言歸正傳,上古的歷史當然有很多是源自故事傳說,如果能夠配合考古發掘佐證,有了上古的文字記載,自然就成了信史。中國的歷史,因為安陽殷墟的發掘(同時期還有三星堆的長江文化),配合出土的甲骨文,商代是完全可以有佐證的,這樣大約三千五百年,之前的夏代加上三皇五帝還需要更多考古發掘,當然考古發掘可以直朔舊石器時代一萬年以前,不過這些發掘並沒有直接跟三皇五帝的傳說有牽連,所以究竟如何只能等待下回分解,但是根本上歷史深度是很單薄的。

話說鄰國日本,其實日本跟韓國半島極近,中間的對馬海峽也不過一百多英哩,如果把對馬島和壹岐島算入,根本最遠跨海也不過五六十英里,實在不遠,遠古人類用個獨木舟也可以到,所以日本很早舊石器時期就有人居住 (冰河時期一萬多年前是陸連的)。但是日本的歷史脫離神話時期卻要比中國晚很多,而且受中國影響極大。

一般說來,日本的彌生文化開始有水稻種植技術,大約開始於西元前三世紀,大約相當於中國戰國晚期到秦統一天下,比較可考的日本歷史始於第十任(傳說)天皇崇神天皇(西元前97-30年),而日本的信史大約要再晚兩三百年。

所以秦代徐福在西元前210年,於秦始皇令下率三千童男童女自山東出海採藥未回,留給人無限想像空間,也有人相信他就是天皇的始祖,就航海而言,夏季自山東出海,風向洋流都很容易飄向日本,不過這些都只是臆測,並沒有太多實證,唯一可以相信的是,秦代中國已經有很多人移居日本並且把水稻技術傳了過去。一開始都是在離韓國半島最近的九州北部,而天皇這個制度,似乎有很多是秦代的規範。這應該都是日本的濫觴,之後進入了古墳時代。而後來自唐代引進彿教以及社會制度,根本改變了社會結構,天皇權力集中,於是進入了飛鳥時代。

要送三千童男童女入大海當然要有船,這些船性能如何無從想像,但是應該已經有基本越洋能力,因為之後的漢代征南越廣東福建,都有用到水師。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ynepshen&aid=3407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