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27 23:17:20瀏覽305|回應0|推薦1 | |
高速路山崩 工程缺什麼 國道三號接近基隆路段驚傳發生山崩意外,由於基隆最近沒有地震、大雨,所以崩山的原因目前仍不清楚,以至於連總統都覺得「毛毛的」。無論如何,這起意外事件在告訴我們,大型工程造成山林環境改變,導致大自然的力量的反撲,這警訊不可忽視。也可以說,「人定勝天」的工程思維,可能要做調整。為了人類水資源(水庫與河流)使用、交通便利、觀光,所作的工程規劃,應有更多元化領域的參與或全方位的思維。否則,我們可能要承擔許多難以預期的後果。 經過這次高速公路的「山崩」事件,大家可能更能體會,大型高速公路工程安全,有時不在其道路工程結構,而在旁邊的地理(地質)特性,以及潛在的人文社會問題。或者,科學(工程)領域不只繁多,還極限性與風險性;因此,如果進行龐大工程之前,政府(工程)部門能允許多元科學的參與討論,以及更多社會民眾多一些跨領域的討論,而不是將工程建設當績效,其結果可能更為周延。 也就是說,除了工程領域外,最好還應有地球生態等自然科學,以及人文與社會科的討論,讓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充分對話與結合。如此,工程進度可能因此放慢,卻因為大家充分瞭解工程背後存在的自然與人文社會問題。即使不能降低風險,卻能讓大家更知道風險所在,或願意承擔可能的風險。 目前台灣重大工程政策形成,通常是政治人物與工程師溝通後就決定,缺乏多元溝通與討論。當然,改變目前的決策模式,創造跨領域溝通平臺,需要時間與成本,甚至可能造成工程的延宕。但這樣的運作思維與方式才是健康的、永續的。具體而言,大型土木、交通、水利工程,動輒花費千萬、億甚至百億預算,如果能挪出百分之一或萬分之一,進行其它非工程領域之自然與人文社會科學對話、研究、研討會、論壇、工作坊,甚至在鄰近社區舉辦環境教育活動。相信我們的(社會)工程品質可以提升,社會(社區)大眾也會甘願承擔工程(科技)帶來的風險。 再以不久前立法院通過的「曾文、南化、烏山頭水庫治理及穩定南部地區供水特別條例」五四○億經費為例說明。關心水庫的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學者會認為,是否我們只能做疏濬的工作?五四○億這麼龐大的治水經費,到底怎麼通過的?到底用在那裏,怎麼用?如果這五四○億的「治水預算」,能提撥萬分之一,建立全方位的自然與人文社會溝通平臺,讓大家有機會共同討論,不知該有多好。討論過程本身就是最好的環境教育,大家會清楚知道,也會認真去想,是否我們真要整治水庫。 事實上,以現代科學技術,要移(改變)一座山(生態環境)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要不要移這座山?值不值得移這座山?要不要破壞這座山的生態?會不會影響這座山的水土保持?在過去,蘇花高、高高屏越域引水工程、美濃水庫興建,以及去年完工通車的國道六號「生態高速公路」,其實都面臨類似的問題。但大家多把問題聚焦在要不要執行這項工程,以及能否帶來經濟與觀光效益,以致經常與生態、人文社會背後的哲學思維發生衝突。 不論是政府或社會,經常重複這些工程生態的「錯誤」,卻未從過去經驗得到教訓,導致許多深層的問(議)題,未獲通分溝通、解決或建立共識。希望這次的教訓與代價,能讓政府與社會重新定位與定義「工程」領域的價值與意義。(作者為成功大學政治系暨政治經濟研究所教授,科技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