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奧黛麗•赫本-修女傳 - 沒有Givenchy時裝
2007/08/13 02:46:00瀏覽4752|回應0|推薦4

修女傳 (The Nun's Story) 是繼第凡內早餐 ( Breakfast at Tiffany's ) 羅馬假期(Roman Holiday), 另一部給我印象深刻的影片, 一個真實故事, 一個內心矛盾及掙扎的困局, 一部奧黛麗·赫本精湛的內心戲, 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及獲得紐約電影評論獎中的最佳女主角, 她也認為它是她自己的代表作。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沒有Givenchy華麗的時裝, 只露出面孔, 但仍散發出獨特的氣質及魅力, 她能出色地表現內心的掙扎, 由漸進程度, 到近乎竭斯底理, 尤其在瘋人院暴力事件後、在非洲醫院內身心交瘁時, 及當她知道父親被德軍所殺的那一刻, 那種快要崩潰、萬分煎熬的神情, 能徹底地感染觀眾, 她沒有誇張的表達, 不流於表面, 我們真的能深深地感到她的痛苦。

 這齣影片讓我們一般外人, 能了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 修道院內的生活及規矩, 影片描述修女必須絕對服從、完全犧牲、安靜、沒有個人慾望及任何一絲的自豪感, 甚至要把人生中過去的記憶及經歷忘記 (不過現今時代的修道院已有所不同, 但這不是今次討論範圍)

 女主角仰慕其中一位修女, 故立志成為修女, 另外, 她爸爸是位出色的醫生, 她一向是爸爸的助護, 對熱帶地區的細菌學有研究及天份, 她希望能像其他修女, 到非洲剛果當護士, 照顧病人, 但原來護士及修女可以有極大的矛盾:

 1)      當修女在晚間「大靜默」期間不許說話時, 她作為護士, 正需要跟病人解釋病況及加以安慰, 兩者誰應放在首位呢!?

2)      作為出色及非常關心病人的護士, 要留在修道院內修練信仰, 不能到落後貧困的地方或醫院照護病人, 似乎作為護士及修女, 這是兩難存;

3)      她能寬恕一個非洲人殺了一位護士修女, 卻又能否同樣寬恕殺害她父親的德軍侵略者呢?

4)      應該當中立的修女, 不支持敵軍或我軍, 可以不懷任何仇恨, 救治敵軍? 還是選擇離開, 當地下軍的護士?

不適合修道院的生活及規矩, 選擇離開, 是人生困難的決擇, 但這決擇, 沒有對或錯的。我認識的兩個朋友,都從離開了政府的紀律部隊(警察及海關), 不知是否因性格不適合那種高度(近乎絕對)的紀律生活。人生充滿不同的、大大小小的決擇, 我選擇忠於自己的理想及性格作出的決擇。

影片最後一幕是女主角離開修道院, 這場戲安排特別, 戲味濃, 值得親自一看, 感受導演的功力。值得一提是, 這影片的非洲動物很可愛, 尤其是那隻猴子。

 另外, 因為影片拍攝非洲的情況, 令奧黛麗·赫本在老年時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當親善大使,用自己的名聲和魅力,去改善非洲兒童的生活, 非常可敬。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rming&aid=1155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