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萬人考大學、淘汰爛科系
2008/03/16 01:53:18瀏覽694|回應1|推薦13

有人在網路上發起「萬人考大學、淘汰爛科系」活動, 希望能招集「假考部隊」參加大學指考, 集中選填後段科系, 待分發以後不去報到, 讓這些科系因招不到學生而自動關閉......我認為這個行動的立意很好, 但有幾項疑慮分述如下:

一、參加指考需要繳交報名費, 還要花時間去應考, 在近年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下, 有多少「有理想抱負」者願意花這個時間跟金錢? 就算目標科系真的被迫關門, 參加者能得到什麼? 虛幻的滿足感? 自我安慰式的正義感?

二、一些評論指出, 那些被鎖定的科系即使今年因沒有學生而關閉, 不代表明年不會再捲土重來, 而且被「假考部隊」衝高錄取分數以後, 明年換個名字說不定騙到更多人去就讀! 難道「假考部隊」要每年出動? 不然爛科系永遠殺不完、關不盡!

然而有些反對此活動者, 將之污名化為前段班學生打壓後段班學生、剝奪弱勢族群的受教權, 我有以下幾點意見:

一、立論者或許認為後段班學生很多是弱勢族群, 某方面來說確實是事實, 因為清貧家庭的小孩沒有錢去補習, 可能還要打工賺學費, 甚至幫忙分擔家計, 以致無法專心唸書, 故考不上好學校; 但依此邏輯, 後段的私立學校設備、師資均較差, 學費又貴, 弱勢族群即使靠貸款、獎學金讀完, 競爭力仍不如前段學校的畢業生, 而且背負更大債務, 這對他們來說有何益處?

二、大學教育並非普及教育, 廣設大學之後造成滿街都是大學生, 大學文憑已經一文不名, 還不如一張專業證照有用, 政府該做的, 是讓有心從事學術研究者, 和想習得一技之長投入職場者, 都有適當的學校可以讀, 畢業後也都可以適才適所, 而不是製造一堆「畢業即失業」的大學生; 如果政府希望讓所有想念大學的人都有學校可念, 那我覺得乾脆取消聯考/指考, 通通用抽籤分發, 讓後段班學生(可能同時是弱勢族群)也有機會讀公立的前段學校。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zp&aid=1693957

 回應文章

ROC2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法治觀念薄弱和不懂得尊重他人
2008/08/10 20:56
大學的法治教育,是放任學生可動用私刑嗎?

  八月八日父親節是感恩日子,於節前餐廳電話訂位爆滿,一群黑衣少年魚貫的進入餐廳後,以一人佔一桌方式只點白開水看菜單並假稱等人來,最後時間一到全部拍拍屁股一哄而散;黑衣少年公開再次警告訴老闆,只因為我們看不慣你在這開店,雖然你是政府核准合法餐廳,但最好你自己關店,否則我們還會再來。餐廳因重要節日訂位而耗資購入的新鮮食材、員工當日薪資支出與店租水電等多重損失,老闆一樣要付而跑不掉,試問老闆該找誰申訴呢?乖乖的向惡勢力低頭,聽其所言關店走人?還是報警處理會有效呢!

  大學院所皆經政府核準而合法設立,超額系所與就讀名額其實代表學生多樣選擇性,而不是百分百錄取。當有教無類不是口號時,普及到大學程度時,還有以大考分數程度來區分上下,並且依其興趣或所長選填系所,讓學校得以因材施教;並非不論程度採抽籤佔名額式,是會影響到所謂好學生的就讀名校系所的機會;社會企業聘員工,自然亦會就其所就讀院所作一程度評估與篩選,且錄取後還須經過試用期才能成為正式員工。

  台灣又一個新的詐騙集團成立,假考部隊發起人Hero風光接受媒體訪問,沾沾自喜大談動用『私刑』成果,讓稻江環資系招不滿額學生。餐廳店家遭到黑衣人鬧事損失只是一天,但是稻江管理學院遭假考部隊狙擊一次,就是該系所缺額一整年招不到學生,校方今年忍痛採5人小班教育制並不是就平息了事,去年國企大一招進60多名學生因假考部對點名,而讓學生遭到許多壓力而轉學,現在剩20餘人,影響到總共是8個學年度以上;讓今年原本想讀這系所的學生無法就讀影響到其就讀權,最後去選擇次科系,可能影響不是四年而是一生。

  如果假考部隊成員所屬的國立大學院校,對於此事是放任學生動用私刑造成社會事件,不聞不問不予以處理和制止,並且其行為已經是涉及詐欺刑事犯罪,可以請教警界若是遇到這種餐廳霸佔影響營運的行為是不是法律所允許呢?其所言所行都有新聞媒體與報導可以證明,若所謂高等名校不管也不對錯誤的學生法治觀念再教育時,就是該稻江管理學院該給這些人上一堂真實的社會法律課。

  希望假考部隊成員絕對要挺的住,面對司法審判時,用年幼無知當成藉口是自取其辱,因年幼無知是考不上國立大學的,年幼無知請求有不被判罪而法外施恩,有如過去大學生犯罪後具有天之驕子的特權,一旦博得同情被原諒後步出法庭,再大笑法官與法律的無能。

  只要法律沒有追究,只要能夠逃過法律制裁!如果再漠視這類新學生犯罪,等於是證明台灣高等教育是失敗!很難想像這群所謂大學的高材生,法治觀念薄弱和不懂得尊重他人,畢業後出社會就業,在職場上與人競爭時,會不會用假訂單來整跨競爭對手?會不會用假計畫去佔公司計畫缺去排擠其他團隊。
SAW(wangzp) 於 2008-08-21 15:53 回覆:
如果有違法,學校早去告發了,不會等到沒學生時才哀哀叫,說這是私刑也沒錯,但是假考部隊不是幫派,參加的人沒有被威逼利誘,反而要自己出錢出力,我相信每位成員都是出於自己的獨立思考而行動,倒是這篇留言質疑的關鍵點恐怕是「成員所屬國立大學院校」,就我的了解事實上也只有少數幾個人是國立大學學生或畢業生,反過來說,就算成員都是「精英份子」,難道就沒有資格終結「非精英學校」?我認為高等教育根本只應留下「精英學校」,想念書、想提升社會地位的人應該是想辦法讓自己成為「精英」,而不是廣設「非精英學校」打迷糊仗,讓社會分不清「精英」跟「非精英」的差別。(個人也不是精英,只是後段班學校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