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2/08 19:43:23瀏覽740|回應0|推薦2 | |
創造自我的價值 最近決定離職,改換跑道,沒想到竟然引發離職潮,同時提出辭呈者達三分之一強,人心惶惶,這本是長久以來的內鬥,造成人心渙散與派系對立,有以致之,可悲的不是高層有沒有慰留,而是漠視這樣的職場危機,知其不可為,讓我更加堅定及早離開的信念。 當四處求職時才發現,過去的學經歷和人脈,讓我頓時成為搶手貨,多方邀約,各派競馳,一時之間,頗有難以抉擇之感,反觀有些年輕人,一旦離職即失業賦閑,到處碰壁,而窮困潦倒,何也?恐怕還是本身的能力問題。 年輕人冀望找到理想的工作,通常很難如願,總是換來換去,不然就是含垢忍辱的屈就下去,渾渾噩噩的過日子,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也找不到可以安身立命的職場,其實,還不如反躬自省,看看自己有什麼能力,以為競爭的條件?和如何增加自身的競爭力?才是比較務實的做法。 須知在紛亂而高失業率的時代裡,沒有什麼是不可取代的,也沒有什麼是可以倚靠,放之四海皆準的,學經歷?人際關係?家世背景?還是宗教信仰?可說沒有什麼可以保證成功立業,而且有些是可以做到的,有些是可望不可及的,但這些條件卻也是如同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在職場鬥爭中,我學到了真理,那就是----「每一個人都只是個螺絲釘,沒有人是不可取代的。」 案例一: 他在這家醫院工作多年,晝夜匪懈、鞠躬盡瘁,一路升遷順利,由主治醫師而後當上主任,為了確保醫療品質,嚴以律己、苛以待人,讓整個科煥然一新,評鑑也得到特優。 然而今天,沒想到會為了一紙病患投書,而遭院方層峰嚴詞批判,心灰意懶憤而請休,特意調班,連休十天在家,每天睡到日上三竿,不讀書、不思考、不看電視、不接電話,他倒要看看,這個科沒有他,會亂到什麼地步。 十天後銷假上班,他驚訝的發現,醫院雖然混亂了點,卻也運作如常,沒有因他的缺席而有明顯的影響,人人病照看、刀照開,他尷尬的發現,他的存在不是多餘,而是無妨。 在升等鬥爭中,我更是看到了赤裸裸的事實----「做事要考試銓敘,做官則只要靠人事背景。」 案例二: 在過去幾年裡,主任禁止年輕醫師進修,並處心積慮排除異己,對於資深主治醫師尤感芒刺在背,這是因為資深主治醫師有可能挑戰主任的權位,眼看著主治醫師一個個的被迫離職,讓他心生警惕,原想自己還年輕,不會妨害到主任的升官之路,自覺事不關己,只想茍全性命於亂世,然而一年一年過去,到了升等的時候,這才驚覺主任猙獰的嘴臉。 申請出國進修被壓下,要求唸國內研究所也被駁回,主任說會為他介紹到別的小醫院就職,擺明了是攆他走路,為了生存,現在似乎也到了不得不揭竿起義的時候。 只是在這個教會醫院,最重要的升等憑藉,不是學經歷,而是教徒身份,沒想到家族的宗教信仰,到頭來竟這麼好用,不用靠業績、不必寫論文、不必搞教職,只是到牧師家坐坐,幫董事跑跑腿,就這樣擠下主任,接替他的位子,感謝主! 由此可知,在這個自由的社會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培養,其實管道暢通,都是很容易可以取得受教育的機會,然而在職場中奮鬥,要求更上層樓,能否飛黃騰達,則得需要點背景,這是很現實的一件事,做大官者不一定能做大事,但要做大事得先做大官。 對現代人而言,一份工作代表的不僅是收入,也是能力的肯定,如何擴充自我的能力,創造無可取代或難以匹配的價值,達到人有求於我而我不求於人的境界,雖說不容易,倒也是很值得努力的目標。 至於什麼叫做能力呢?多國語言、電腦操作、專業證照、高普考資格、高等教育學位、圖文創作之外,人脈關係、身世背景、管理、談判、協調等也是升任主管應有的能力,至於有沒有察納忠言和與人為善的雅量,這可能出自個人特質,則非尋常人可以想望者。
2004-5-23
|
|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