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民進黨的「王金平情結」
2013/10/14 07:30:23瀏覽270|回應0|推薦1
九月的「秋老虎」,台灣還是熱得讓人發暈,但是看看台灣的政治,也一樣「發燒」,馬英九做了一件讓全台灣人也要跟著發燒的事。

這件事就是他趁著立法院長王金平到馬來西亞嫁女兒之時,以王金平幫民進黨的黨鞭柯建銘進行「司法關說」,把王金平的黨籍給撤了,讓沒有黨籍的王金平,可能幹不成立法院長,這件事真的讓台灣人民都看傻了眼。

為了這件事,我在中評網寫了一篇「九月政爭」的稿子,後來大家也跟著以「九月政爭」來看待這件事。但是可能要很抱歉的是,王金平一直以「軟實力」來應對這件事,所以實在看不出國民黨有「政爭」的味道。所以「九月政爭」可能需要換一個名稱比較妥當。

王金平對於被馬英九鍘掉黨籍這件事,他完全是以「軟姿態」對待這件事,這可能像他的性格,但是卻一點都不像他是來自前高雄縣的人格。前高雄縣出身的政治人物,在問政的風格上幾乎都是相當火爆的,像王金平這麼服軟的作法,實在很少見,也難怪他能在「刺龍、刺鳳」的立法院待那麼久,如果不是馬英九要他下台,他可能當立法院長當到癱了,才會選擇下台。

●民進黨護王的說詞

然而,國民黨發生馬鍘王的事,國民黨人沒有說什麼,反倒是民進黨高層護王護到讓人不解。像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就批評說,這是馬英九違法亂紀,以非法手段打擊異己的作法。蘇貞昌還單方面的把原先定好要在9月15日跟馬英九進行兩岸「服貿協議」電視辯論的事給取消了。其實馬鍘王本來是國民黨的家務事,跟台灣政局不穩,以致不想辯論「服貿協議」有何關係,蘇貞昌這麼一做只會讓人誤解他怯戰。

另外一位游錫堃則像是說風涼話的說,現在是王金平難得的歷史機遇期,王應把握時機,帶領至少15至20位立委出走,組成「台灣國民黨」,讓國民黨變成朝小野大,馬英九實質跛腳。
游錫堃終於道出民進黨人的想法,就是恨不得國民黨再分裂一次,但是寄望王金平能帶走15至20位立委,那是游錫堃過度看待王金平的實力。王金平在參加最一次區域立委選舉時,他在前高雄縣的得票數已經是吊車尾選上,後來國民黨為了不讓他難堪,就把他改為不分區立委,他才有這次被馬鍘的事件。

現在民進黨人都恨不得王金平出走,但是王金平並沒有選擇出走,反而選擇的是採取「司法救濟」,也就是王金平透過司法手段,以938萬元擔保金擔保,繼續保留他行使國民黨黨員職責的權利,使他院長的身分及國民黨黨員的一切權利都得以繼續保留。

所以,馬英九在說過「這不是關說,是什麼」,「這是台灣最恥辱的一天」之後,面對司法的判決,他也只能說「尊重司法判決」,所以這件事到我完稿之後會如何發展,不知道,因為現在還看不出馬、王誰輸誰贏,而民進黨高層在旁邊喊燒,恐怕也無濟於事。

另外,蔡英文則批評馬英九的作法說,這次暴露了台灣的憲政危機,就是憲政體制缺漏,讓身兼黨主席的總統,可以利用憲政缺漏遂行他的政治計算,這對台灣的憲政體制發展很不好。
  蔡英文還批評,一個政黨的考紀會竟可以換掉我們的立法院長,這對國會的自主性及國會運作傷害很大。外界形容馬英九像娃娃臉的蔣介石,蔡英文說,她覺得在這次發展裡,我們看到一個總統不尊重體制,也不尊重程序正義,而且手段非常極端。

另外,高雄市長陳菊質疑馬撤除王金平的黨籍,真的有這麼急嗎?王金平人不在台灣,又是家有喜事,真的有需要這樣做嗎?這跟我們南部人基本做人處世的原則太不相同了。陳菊還感慨的說,馬英九給大家形象一向都是溫良恭儉讓,但這一次卻連給王金平依照程序說明的機會都沒有。
從一些民進黨高層的說法可以看出,過去在立法院不斷搶佔主席台,杯葛法案通過的民進黨,這次真的一面倒的支持王金平,那現在王金平在司法救濟下可以重回立法院,民進黨接下來又該如何對待王金平處理法案,反而變成民進黨要頭痛的事了。

●民進黨為何護王

說實話,這次民進黨護衛王金平真的護過頭了,可能讓民進黨的立院黨團收手叫難。因為接下來的法案都是重要法案,尤其是兩岸「服貿協議」都已經被民進黨妖魔化了,民進黨如果繼續護王,如何杯葛「服貿協議」,如果不讓「服貿協議」過關,那麼馬英九必然不可能讓王金平回鍋,這才是民進黨最為兩難的地方。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民進黨在王金平被馬英九鍘了黨籍以後,會全面的倒向王金平,恐怕也不是真心的要留住王金平,反而是想在製造一種「王金平情結」,讓國民黨形成分裂的狀態。只要國民黨能夠再分裂一次,那麼民進黨對2014年的七合一選舉,以及2016的總統大選就會有更大的勝算。

要知道,民進黨能在1990年代崛起,並在2000年取得執政權,顯然都是當時操縱「李登輝情結」所發揮出來的效果。

那麼什麼是「李登輝情結」呢?我們就來溫故知新一下,在1997年林義雄接受台灣的「遠見雜誌」專訪的一篇文章裡,他就提到了「李登輝情結」。

他說所謂「李登輝情結」的現象,指的似乎是台灣人對這位總統有著異常的偏愛和期待,不管他的作為對錯,都給予寬容甚至美化。

就反對黨的政治人物與支持者來說,是指對統治陣營的最高領導人李登輝先生,存有特殊的偏愛和好感,認同他的言行,甚至給予他個人政治支持。這種現象明顯違反民主國家中「人民作主」的理念,無從維持主人(人民)對公僕(政府官員,包括總統)的正常關係,也不符政黨政治的常態。

那麼為何民進黨會有「李登輝情結」出現呢?首先,許多人錯誤地把掌握最高權力的統治者,當做解決苦難的救星,對掌有權力的人抱著期待和幻想,希望這些人有朝一日能大刀闊斧地解救人民所有的苦難。會有這樣的錯誤認知,可能是對政治人物的瞭解不夠,天真地陷入期待中,也可能是怠惰或沒有勇氣反抗當權者,所以為自己的懦弱找藉口而美化掌權者。
第二,有更多的台灣人由於粗糙的族群意識,認為李登輝是台灣人就應該支持他,這是沒有根據的假定。

當然,政黨或政治人物對族群意識的操弄,也是強化李登輝情結的重要因素。而反對黨由於李登輝情緒作祟,不但不試圖化解這種錯誤的觀念,反而時常附和族群意識的論調,以助長李登輝情結的威力。例如,民進黨「義助」台籍的國民黨人士擔任行政院長,或因政黨利益想和統治者合作時,強調「李登輝是國民黨內唯一有改革決心的人」云云。

就在「李登輝情結」發酵之下,台灣原本緩和的民主轉型,卻走入「激進民主」的範疇。也就是統、獨之間找不到共同的語言,沒有共同的語言,當然就產生不了共同的「語境」。於是在1990年代台灣的民主轉型中,因為統獨沒有共同的「語境」,這就導致後來統獨沒有對話的窗口,一直持續至今,台灣的統獨仍是兩個世界、兩種文化、兩種語言(台語和國語)的常常衝撞在一起。

從這裡我們或許可以了解,民進黨高層在「九月政爭」中「挺王批馬」,似乎有一種期待,希望能再造「王金平情結」,把國民黨內部的本土派或本省籍的人士拉出來,讓國民黨變成純粹的「外省黨」。

●民進黨能製造「王金平情結」嗎?

既然在1990年代民進黨能夠製造出「李登輝情結」,使國民黨變成一個分裂的政黨,那麼現在民進黨可以再造「王金平情結」嗎?這種行為的可能性並不大。

主要的問題就是王金平是立法院長,而非總統,沒有總統那麼具有權威存在。何況王金平從政以來,他所表現出來的政治態度都是溫溫的,從來就沒有讓人有一種強烈的「魅力型領袖」特質存在,所以民進黨要在王金平身上製造「王金平情結」,真的很難。

所謂「魅力型的領袖」,依照韋伯的說法是「對某一個人神聖、英雄或出類拔萃之非凡特質,及其彰顯出來的行為模式之遵從」。這個概念在社會學家中廣泛被使用,也稱之為「感召型權威」或「感召型領導」。

王金平既然缺乏「魅力型領袖」特質,民進黨想在他身上製造「王金平情結」,以便再次分裂國民黨,當然就不可能。更何況王金平最後選擇的是「司法救濟」,而不是跟馬英九來一個兇狠的切割,這就更可以了解在王金平的政治性格中,就是缺乏一種魅力型領袖的特質,他可能寧願繼續以非黨籍的國民黨員留在政壇,也不可能真的跟馬英九說再見。

●國民黨的「文化政治」

從這裡我們應該可以看出,「王金平情結」既然製造不出來,民進黨就不可能寄望國民黨再分裂一次。儘管台灣電視上的談話節目,這一次幾乎都把馬英九當成反派角色,而把王金平當成弱勢、被欺負的角色,但是這也真正看出,馬英九絕對不是那個「溫良恭儉讓」的角色,這必然對從政的國民黨員有「敲山鎮虎」之用。

所以馬英九會選擇立法院長王金平開鍘,顯然他對王金平掌握的立法院績效不彰,已經當不滿。原先國民黨在立法院的席次是佔多數,但是重要與敏感的法案要通過,卻都掌握在民進黨立委的手中,讓立法院形同空轉一樣,這恐怕是擔任立法院長的王金平應該負責之處。

從這裡來看,立法院不是不能沒有王金平,而是民進黨怕立法院沒有王金平,如果真的沒有王金平來主持院會,國民黨如果換一個比較具有「殺氣」的立委來擔任立法院長,那麼民進黨所使用的一些議事杯葛的手法,恐怕都會無濟於事。

從這裡我們或許還可以拿一個概念來解釋台灣的「政治文化」,那就是「文化政治」。過去解釋「政治文化」,都是從民眾心裡對自己國家所擁有的政治做出某種認知、情感、評價的反應如何。
如今把它倒過來稱為「文化政治」,它的意義是指對於構成我們文化地圖的命名和再現行動裡權力議題的關切,牽涉了文化的意義和資源的爭議,還包括書寫新的語言來描述我們自己,並相信藉此能夠達到我們所欲求的社會結果。簡言之,「文化政治」的觀念是把文化看成是交錯著權力、資源、認同、意義和真理的爭奪場域。

所以,馬英九這次鍘王,只是改變了過去6年來整個國民黨執政,並未帶給人民幸福感,所以他必須改變他對從政黨員同志的作法。這裡面既是一種權力的交錯,也是資源、認同、意義和真理的爭奪場域。

事實上,什麼樣的場域,也會出現不同的權力。例如人民對總統的權力認同,它是比其他政府機構的權力要高過許多。另外,病人對醫院權力的認同,這也是一種特殊場域的緣故。

而立法院才是馬英九認為權力爭奪最重要的場域,也是國民黨最可以展現國民黨文化的地方。所以,如何改造國民黨執政文化的場域,這便是馬英九不惜鍘王金平的地方。

●民進黨如何找下台階

既然「九月政爭」無成,而民進黨又哪麼快的去擁抱王金平,這下子民進黨不得不認輸,也可以說,民進黨高層根本不了解王金平的性格,他不像李登輝是被國民黨掃地出門,也不像宋楚瑜是過於自信的認定他個人有足夠的魅力,可以讓自己所組成的親民黨發展壯大。

但是從過去的例子可以看出,離開國民黨的黨員幾乎是無所作為,所以王金平如果最後真的回不了國民黨,他也不可能去另組新黨,也不可能帶得走國民黨的立委,相信他也只能使用「時也、運也、命也」來感嘆他最後的政治生命,也許他被馬鍘會顯得很難看,但是權力是掌握在馬英九的手中,王金平不感慨又能如何呢?

反觀,民進黨在馬鍘王的時候,那麼力挺王金平,如果王金平跟馬英九又沒有鬧開,那麼民進黨又該如何收拾自己押錯寶呢?

「押錯寶」在政治上是很嚴重的問題,就像台灣的政治制度是贏者全拿,如果沒有押對寶,那可能最後連吃飯都成問題。所以在民進黨內,新潮流系是最大的派系,許多初入民進黨的年輕人,都會把自己的政治生涯押到新潮流系。其次,才會押謝長廷系。畢竟謝長廷對自己的子弟兵,也是照顧有加,所以現在能相互對抗的,就只有新潮流系和謝系。

但是,這次對馬鍘王的事件,話講得最滿的當然蘇貞昌,他以黨主席之姿,對馬英九的作法說三道四,但並沒有達成製造「王金平情結」的目標,所以未來他怎麼找下台階,恐怕是他維持黨主席威望的地方。

其次,當然就是游錫堃了。他鼓勵王金平應該從國民黨出走,並帶走一、二十個藍委,讓國民黨再次嘗試到分裂的苦果。游錫堃的話,顯然他是很誤判王金平的政治實力。只是游錫堃並沒有擔任黨職,所以他要脫身是比較容易的。

第三,謝長廷和蔡英文都把馬鍘王這件事,看成是憲政的問題,所以謝長廷主動請纓,願意跟馬英九就王金平案子進行憲政辯論。只是這時候馬英九正在為如何擺脫被司法保護的王金平而頭痛,怎麼可能會去跟謝長廷辯論憲政問題呢?

●馬英九怎麼找下台階

除了民進黨高層需要找下台階之外,由於王金平抗告成功,整個案子如果照司法程序走完,恐怕要經過兩、三年,等到程序走完,馬英九的任期也差不多該結束了。這等於是馬英九打了一場敗仗,歷史當然會記上這一筆。

畢竟,台灣法律的三審制度,它的程序是相當冗長的,當然,不會有法官會為了支持馬英九,而把案件提前審判。從這裡來看,馬英九用黨紀制約王金平,王金平卻以法律來保護自己,如果在法律走完要經過兩、三年,那麼王金平反而像國民黨員,又不像國民黨員,這也是馬英九還是要尊重他是「王院長」。

現在這位「王院長」馬英九既然沒法拔掉,那麼在法律判決沒有定讞之前,王金平繼續當院長,他就可以我行我素,不必要聽國民黨的指揮,可能反而是王金平最快樂的院長任期。

所以馬英九沒有一刀讓王金平斃命,當然是馬英九在鍘王事件中,最大的敗筆。同樣的,民進黨沒法製造「王金平情結」,顯然民進黨在這件事上,也沒有討到便宜,反而讓人看破民進黨的手腳,這也是民進黨最失策之處。

因此現在評價這件事,看來王金平才是贏家,民進黨的蘇貞昌和馬英九都屈居下風,這是民進黨和馬英九都沒有考慮到王金平會採取司法救濟這一遭,這顯然是蘇貞昌和馬英九這兩位台大法律系高材生「最恥辱的一天」。

(本文刊登於香港中國評論月刊,2013.10月號)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88899&aid=9007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