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杜拉克與司徒達賢
2008/04/02 10:24:59瀏覽3208|回應3|推薦32

我一直很喜歡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寫的書,除了對於他趨勢性的觀察和直覺型的思考非常喜歡,也因為他在年輕的時候當過一段時間的記者,他這段人生也讓我對自己未來的人生有一些看來非份的想像。

 

這些非份的想像有一天被一位老師點破了,他說,如果我好好讀書、研究和寫作,有那麼一點可能會成為像杜拉克這樣直覺入世人性型的研究者,可惜,不認真又不聰明的我,對於這樣的想像也永遠只能心動了。

 

最近整理舊書的時候,意外發現一本應該是杜拉克生前寫的最後幾本書之一「21世紀的管理挑戰」,這本20003月出版的書怎麼來的我已經毫無印象,翻了幾頁之後,我確定是沒讀過,於是就成為我那幾個早上在星巴克的讀書。

 

這本書越看越讓人驚喜,一個近九十歲的老人在1999年對未來世界商業的預言其實一直在我們身邊陸續發生,特別他提到「領導」、「組織」這兩件事,那種洞見讀來格外發人深省。

 

比如談到領導,杜拉克說:「接班問題將成為每個領導人和企業最終的考驗」,談到組織,他認為在未來以「知識工作者」為組織核心的年代,一個員工一定要比他的老闆更了解他的專業(換句話說,老闆在專業上一定會比員工弱),否則這員工沒有存在的價值。

 

這兩句話在現在的台灣看來是有點距離的,因為實際的情況告訴我們,大部分的企業都在煩惱今天的事,沒空理明天誰來接班,但是這事卻是影響企業永續的大事。又如,很多主管沒辦法和那些比他們強的員工相處,「官大學問大」這樣的事實仍普遍存在企業之中(即使是那些看來很大很有競爭力的企業),大部份公司裡下對上的溝通仍然有待加強,老闆通常也不喜歡意見太多的員工。

 

幾天之後,我又看了一本司徒達賢老師的「為管理定位」,在第26頁裡他也提到:「如果聽話與服從是學校裡最重要的行為準則,進入社會後怎可能有創意或敢與長官不同的想法?」,這句話馬上讓我想到杜拉克對未來組織的看法,更馬上勾起我在職場生涯中聽過的兩句話。

 

一句是:「你幹嘛問我怎麼做?你是老闆,你怎麼說我就怎麼做,隨你便」,一句是:「關於這件事,我有些不同的想法想分享,不過,如果你聽過之後還堅持的話,我也會努力去達成目標」。

 

我喜歡後面這句話,我知道,我往後的人生,會一直很喜歡和喜歡說這樣話的人在一起工作。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inwu&aid=1746001

 回應文章

divagir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同意
2008/04/07 10:50
這個理念也同樣可以印證在親子, 朋友之間
我們常為了面子, 為了階級(職銜) 或為了少ㄧ事
委屈了自己 或不敢表明自己
而錯失了許多 可以共創更美好未來的機會....

vin wu(vinwu) 於 2008-04-08 10:35 回覆:

謝謝您的回應

認同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讀Peter Drucker
2008/04/06 03:20
我第一次讀到Peter Drucker 的文章是他在早期(1960年代)有關知識工作者的論述。我非常佩服他的遠見,在電腦尚只具有雛型的年代,他已經預見到資訊時代的來到以及資訊將在未來如何的改變個人,社會,經濟體,與國家之間的互動與權力消長的關係。Peter Drucker的論述亦可非常貼切的運用於小至自我大至國家的管理。只要把所有”企業” 的字眼全部替代為”個人”或”社會”或”國家” ,幾乎所有他的論點都仍然成立,例如”智慧資本” (intellectual capital) 的重要性。想想台灣對智慧資本的重視與否就可以估計這個企業體存活的機率。這是我讀Drucker 的方法。
vin wu(vinwu) 於 2008-04-06 18:32 回覆:

是啊

1960年的杜拉克

那時談資訊化社會和智慧資本要面對多少的質疑和訕笑

他又那來的信心和勇氣

我想

他是哲學家的思唯和視角在看世界的

對你所說的智慧資本決定企業競爭力這點

非常認同

腦袋決定口袋

腦袋更能決定組織能不能傳宗接代

謝謝您的回應


彭蕙仙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同意。
2008/04/02 11:13

不過,如果真的在媒體工作,或許您會發現,這裡並不常鼓勵創意;媒體記者,就我所知,對外,強調  powerful,對內,講究的是「乖巧」。

       

vin wu(vinwu) 於 2008-04-06 18:28 回覆:

嗨蕙仙

好久不見

謝謝妳的留言

抱歉

回信晚了

這幾天在墾丁聽春吶剛回到台北

妳講的是內行人的話

但是與其想去改變環境

不如自我試著去努力吧

像妳

就很成功不是嗎?

問候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