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忠言:一個欺貧的社會更沒有前途
2009/04/03 11:48:55瀏覽464|回應0|推薦4
一個欺貧的社會更沒有前途
 
 忠言 /文
 
 寫下這樣一個題目,是因為著名經濟學家茅於軾先生最近有一篇《一個仇富的社會是沒有前途的》宏論,對一些觀點實在不敢茍同。常言說,"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反其道而行之,筆者也寫一篇《一個欺貧的社會更沒有前途》。
 茅於軾先生在接受《中國青年》雜誌采訪時說:“人家富了,就要仇視,這是什麽道理?一個仇富的社會是沒有前途的社會。要提倡正當致富光榮才對。” 我以為,茅先生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就是最後那一句“要提倡正當致富光榮才對”。這句話,不僅我沒有意見,我想廣大的民眾也會舉雙手贊成。但是,茅先生說的前半部分就很值得商榷。“人家富了,就要仇視,這是什麽道理?”,我說,那要看這個人是怎麽富的,是不是如茅於軾先生說的“正當致富”,如果是坑蒙拐騙、巧取豪奪、殘酷剝削、貪汙盜竊、腐敗受賄等手段富裕的,這樣的“富”,該不該仇?當然要仇,不仇就不正常,不仇就沒有了公平和正義,不仇就有可能與邪惡同流合汙了。
 在茅於軾先生的那篇專訪中,他並沒有指出中國人仇富的一些事實依據,“人家富了,就要仇視,這是什麽道理?”不過是一個偽命題。而我們生活中耳聞目睹的大量事實是,一些富人確實是在欺負窮人,山西黑磚1窯工,不僅被經濟盤剝,還有人身摧殘;農民工幹一年老板不給工錢,有的還因討薪被砍斷手腳,甚至正常的工錢竟不得不驚動共和國總理過問。
 如果茅先生說“人家正當致富了,就要仇視,這是什麽道理?”將無懈可擊,忠言也就沒有寫這篇文章的必要。可惜茅先生沒有這樣說。可笑的是茅先生補充說“要提倡正當致富光榮才對”,在他眼裏好像富人都是“正當致富”的,所以仇富都是錯的。這種文字遊戲,傻子都能看得出來不過是雕蟲小技。真正靠誠實勞動、正當手段致富的人,向來是倍受民眾尊重和愛戴的,社會主義不就是要走向富裕,過好日子嗎。 
 中國究竟有沒有人“仇富”?實事求是地說肯定有,見別人好了自己眼紅,給別人使壞,這樣的人只要人類社會存在就不能排除。但是,就中國百姓整個群體而言,就中國整個社會環境而言,仇富是不存在的,而仇腐卻大有人在。茅於軾先生說;“至於腐敗,全世界一切發展中國家或多或少都有。中國也不是最壞的。”中國不是最壞的,就可以不反腐了嗎?豈有此理?請茅於軾先生不要把“仇富”與仇腐等同起來,甚至借批“仇富”為名,詆毀仇腐。茅於軾先生說;“要是有人用不正當手段致富,自有法律可以制裁,但不能仇恨整個富人群體。" 我們不妨也用茅先生這句話,來回答茅於軾先生的“仇富”說:要是有人仇視和傷害正當手段致富的人,自有法律可以制裁,但不能欺負整個窮人群體。
 現在有些人張口閉口,窮人與富人,貴族與平民。在我的印象中,茅於軾先生是談論“富人”和“窮人”最多的一個經濟學家,並自稱“為富人說話,為窮人辦事”。但“為富人說話,為窮人辦事。”這句話本身就自相矛盾。既然為富人說話,還怎麽為窮人辦事?為窮人辦了事,又為什麽要為富人說話?究竟是“為富人說話”是真?還是“為窮人辦事”是真?讓人一頭霧水。既想討好富人,又想贏得窮人的尊敬,魚與熊掌兼得。想法確實不錯,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在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問題上,茅於軾先生就露了餡,他反對經濟適用房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房產商的市場和高房價,確實是在為富人說話。但他“為窮人辦事”是辦的什麽事呢?他怕富人“喜歡”上窮人有廁所的房子,主張“廉租房是不應有廁所的”,一下子剝奪了了窮人廉租房擁有廁所的基本保障,並說這比“露宿街頭”是“進步”。茅先生為窮人辦這樣的事,能麽說也不像是好事。
 窮人為富人盡十分力,富人尤以為少;富人為窮人盡一分心,窮人則以為多。所謂,為富不仁,為仁不富。茅於軾先生還有一句名言“只有富人利益得到保護,窮人才有可能變富”,這更讓我們百思不解。“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這是中國人民革命和建設的經驗之談,也是廣大民眾的肺腑之言。而茅於軾先生創造的“只有富人利益得到保護,窮人才有可能變富”的理論,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照此高論,當年我們黨領導的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還有必要嗎?舊中國的富人也是很富有的呀,地主階級和“四大家族”占據了中國巨大的財富和資源,他們怎麽沒有讓中國的窮人們也富起來?
    富人得窮人之力,較窮人得富人之力為多。沒有富人,窮人還可以生活,且許生活的更好;沒有窮人富人就立時不能轉動。而這些年來,這樣的恒古道理被顛倒過來了,一些專家精英們在給老百姓灌輸剝削有功、剝削有理論,說富人給窮人提供了就業機會,富人養活了窮人。茅於軾“只有富人利益得到保護 窮人才有可能變富”和中國人“仇富”論,就是這樣的謬論之一。無道德的奸商,販賣假冒偽劣,不過是圖一時之利。而無良學者,不僅獲得名利,還欺騙毒害了人民。
    自然之理,是抑強扶弱,揚善懲惡。但現時中國的一些專家精英卻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在一些所謂改革家眼裏,“競爭”完全成為了恃強淩弱的代名詞,有錢就是爹,有奶就是娘。甚至一些官員也把自己主持“公平正義”的職責忘的一幹二凈,對弱勢的民眾吹胡子瞪眼,對有錢的富人搖尾獻媚,成為金錢和權貴幫兇。這樣的社會才是真的沒有前途。
    不錯,今日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比過去比確實明顯提高了。但是真正富裕起來的還是少數。恰巧看到一個資料,招商銀行聯合貝恩管理顧問公司對外發布了《2009中國私人財富報告》,到2008年末,中國內地高凈值人群達到了約30萬人,而這裏所說的高凈值人群就是指個人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預計到2009年底,高凈值人群將達32萬人,同比增長6%;其持有的可投資資產規模將超過9萬億元”(《每日經濟新聞》)。區區32萬人,只相當於中國總人口的千分之零點二(0.2‰),卻持有“可投資資產9萬億”,相當於全國城鄉居民存款余額20萬億的近一半。這就是中國財富分配的基本現實,可見貧富差距、兩極分化已經到了十分嚴重的程度。
    而一些所謂精英根本否認目前中國存在兩極分化、貧富差距問題。但奇怪的是,他們一方面否認中國的貧富差距問題,一方面又呼籲“保護富人利益”。人們要問:既然中國不存在兩極分化,又那裏來的“富人”要保護?
 茅於軾先生可能自知無法否認中國的貧富差距,於是拿出新的說辭:“我最近在思考一個問題,平等這個概念不能籠統地說,我覺得至少該分成地位的平等和財富的平等兩個話題,就像我們說一個人有錢有勢,錢就是財富,勢就是地位。但仔細想來,二者是有區別的。有錢的人不見得有勢,有勢的人不見得有錢。”茅於軾先生用心良苦地在引導人們,不必要追求“財富的平等”,更應該重視“地位的平等”。不錯,“地位平等”確實很重要,但是地位的平等不是嘴上的平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告訴我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一個人如果沒有經濟上的平等,就不可能有政治地位上的平等。當今社會,那一個有錢人沒勢?那一個有勢的人沒錢?忽悠誰?
 鄧小平曾經高瞻遠矚地指出:“共同致富,我們從改革一開始就講,將來總有一天要成為中心課題。社會主義不是少數人富起來、大多數人窮,不是那個樣子。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 ”。“如果走資本主義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區少數人更快的富起來,形成一個新的資產階級,產生一批百萬富翁,但頂多也不會達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擺脫不了貧窮”。“如果搞兩極分化,情況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區域間矛盾、階級矛盾都會發展,相應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會發展,就可能出亂子”。“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麽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  
 我想,茅於軾先生應該是鄧小平理論的擁護者,不知道茅先生對總設計師的理論做何解釋?有何感想?不妨請予賜教。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iewsea&aid=28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