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13 14:17:35瀏覽1301|回應3|推薦7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由詩人田漢作詞、音樂家聶耳作曲,創作於1935年。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 我們萬眾一心,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前進!前進!進!” 這首歌原名《義勇軍進行曲》,是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影片講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日本侵略中國東北時,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人們勇敢地走向抗日前線的故事。《義勇軍進行曲》高昂激越、鏗鏘有力,體現了中華民族勇敢、堅強、團結禦侮的優良傳統。《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後,立即就像插上了翅膀,在祖國的大地上傳唱開來。伴隨著“一二·九”運動的學潮,救亡運動的巨浪,抗日戰爭的烽火,解放戰爭的硝煙,遍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義勇軍進行曲》還隨著中國人民反對日本法西斯的英勇事跡傳遍了全世界。美國、英國、法國、印度及南洋各國的廣播電臺也經常播放這首歌。1940年美國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羅·羅伯遜在紐約演唱了這首歌,接著他又灌制了一套名為《起來》的中國革命歌曲唱片,宋慶齡親自為這套唱片撰寫了序言。在當時的反法西斯戰線上,《義勇軍進行曲》代表了中國人民最強音的一支戰歌。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之際,在盟軍勝利凱旋的曲目中,《義勇軍進行曲》赫然名列其中。 美國還將它與美國的《美麗的美利堅》、法國的《馬賽曲》等一齊定為同盟國勝利之日預定的音樂節目廣播歌曲。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被稱為中國民族解放的號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關頭誕生以來,在人民中廣為流傳,對激勵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決定把這首歌作為代國歌,體現了中國人民的革命傳統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1978年3月5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義勇軍進行曲》新詞。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撤銷1978年3月5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新詞,恢復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004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 國歌的誕生 在新中國建立前夕,人民政協開會商討國歌。著名畫家徐悲鴻和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委員力薦以《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毛澤東、周恩來當即表示支持他們的意見。但有人認為新中國就要成立了,而此歌的歌詞中“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已經過時了,主張改詞。周恩來發言,提醒大家要居安思危,安不忘危,留下這句話,讓我們耳邊警鐘長鳴。1949年9月27日,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影片《風雲兒女》描寫的是“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了中國的東三省,在國民黨反動統治下,一些知識分子從苦悶、仿徨中勇敢走向抗日前線。田漢在寫完這部電影故事以後,便遭反動派逮捕,主題歌詞是寫在一張香煙的錫箔襯紙上。聶耳主動拿去歌詞,在他去日本前完成歌譜初稿,到日本後不久,把歌譜全部完成寄回。歌曲隨電影的放映,更由於救亡運動的開展,流傳於全國每一個角落,被稱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 “文革”中,由於田漢被打倒,歌詞不讓唱了,《國歌》只能由樂隊演奏。1978年3月5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義勇軍進行曲》新詞。改定國歌歌詞後,各方面對此一直有不同意見,要求恢復國歌原來的歌詞。直到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撤銷1978年3月5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新詞,恢復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