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知識的冰點
2006/04/29 19:40:01瀏覽321|回應0|推薦1

北京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日前復刊,這消息在台灣也許沒引起太多人注意,不過,若稍微了解「冰點」從停刊到復刊的來龍去脈,便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最近的「部長與詩人」之爭。看似不搭軋的兩件事,竟然在「學術自由」這個點上有了交集,而兩岸政府各自揮舞民族主義大旗,姿態竟然有些神似。

一個多月前,袁偉時教授一篇談正視歷史教科書的文章,因為提出了史學要不要說真話的問題,因為挑戰了「以三大革命(太平天國、義和團、辛亥革命)為綱」的史觀框架,因為質疑了歷史事件必須用階級觀點去分析批判的舊思維,中共中宣部和外交部大加撻伐,發表該文的「冰點」周刊被勒令停刊整頓,袁文更被批評「和帝國主義一個鼻孔出氣」、「損害了中國的形象」。

在台灣,被譽為現代派十大詩人之一的余光中教授認為,教育部將高中國文教材的文言文比率從百分之六十五降到百分之四十五,刪減幅度過大,值得商榷。教育部長杜正勝如何看待專家意見呢?他批評學者是「腦袋還沒轉過來」、「眼中沒有台灣文學」以及「心態有問題」,而文言文教材比率是增是減,可視為「保守與進步的鬥爭」。

大陸的歷史課程標準已在四年前重新編寫,新課標不再強調意識形態教育,對太平天國、義和團的描述,亦淡化了過去濃厚的革命英雄色彩。袁偉時不過是從學術觀點批評了歷史研究為政權合法性辯護的荒唐與謬誤,何至於被扣上「為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行徑翻案」的帽子?

台灣的中學教材早已是白話詩文百家爭鳴的局面,余光中等人不過是從學術觀點指出文言文並非「保守落伍」的象徵,又何至於被譏諷成「讓台灣國文教學倒退到五四運動以前」的幫兇?

政權對學術的干預,是將知識鎖在意識形態的囚籠中。盲目自大或許可以滿足一時的民族虛榮,卻錯失了通往自由的路。

「冰點」復刊,並非知識分子的春天來了,醒目的批袁文章倒像是「肅清餘毒」的第一道冷鋒。但袁偉時說得好,學術爭論不能用打棍子、扣帽子的方式解決;這一點,杜部長不妨參考一下!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eoveosun&aid=25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