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言﹞關於電影票內將加入的5%「電影扶植稅」
2013/10/10 16:22:41瀏覽342|回應0|推薦2

一早醒來看到蘋果這則新聞『夭壽 電影票要漲5%』,深感不可思議到人都醒了!新聞的大意是,為扶助國片發展,文化部將推動《電影法》修法,未來將在電影票價中開徵5%的「電影扶植稅」來增加現有的輔導金機制;法條內雖沒提到漲票價部份,但業者勢必將這5%轉價到消費者身上,漲票價將成必然趨勢。

電影票貴嗎?其實蠻貴的。在大環境不景氣了好一陣子加上電影院消費群多以手頭並不算寬裕的年輕人與學生為主,曾幾何時"上電影院"已成一種奢侈,在大家日子都不好過的情況下,要不是真的對那部電影非常有愛,其實不少人寧可選擇租DVD觀賞,更別說那些神通廣大到幾乎與院線首輪上架差不多時間的盜版商了。

在電影院裡能得到的享受當然是在家或在其他任何地方所享受不到的,大大的銀幕與包圍其中的立體環繞音響,加上與一大群人同時觀賞時產生的共同氛圍,不少研究都指出它們有助於在觀影當下讓電影更好看。只是對於一般觀眾、尤其是手上並沒有太多閒錢的一般年輕觀眾而言,"將就一下"其實並無太大關係,畢業誰會想在如此世道中與自己的錢包過不去?

我所工作的戲院裡全票票價依不同版本約在270元到400元間,以一部電影頂多兩個多小時來算真的不算便宜,顧客大多使用各式優惠入場,於是信用卡公司打著電影票折扣來吸引辦卡、書局出售比市價少些的團體優惠券,對愛看電影又想上電影院看電影只能精打細算的情況下,勢必以這種方式來生存。

目前台灣院線仍是以好萊塢電影為大宗,多數觀眾信奉好萊塢場面就是讓戲院對於國片興趣不大,就算上映要不是廳數不多就是被排在尷尬的冷門時段且場次又少,我本身就遇過不少觀眾對於國片嗤之以鼻、認為唯有好萊塢電影才稱得上是"電影"。很多如此不是太正確的觀念就算讓我們痛心卻仍深植在為數眾多觀眾的心中,扶助國片其實需要更多更廣的方式,而非只靠增加輔導金就可以解決的。

於是乎,已經可以料到在如此情況下仍漲票價後會有怎麼樣的結果,日子越來越難過下被犧牲掉的一定先是娛樂:觀眾越來越不願意進電影院,原本已屬冷門的國片更是被打入冷宮,如此真的是文化部所樂見的嗎?在其中受利的應該只有躲在最後的盜版商而已吧!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shioK&aid=8963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