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看了一場電影 -- 另一種引導開悟的手法
2006/01/31 01:07:00瀏覽1248|回應2|推薦1
flags頂著凜冽的寒風,在個位數字的感覺氣溫中,昨天跑到紐約參加了一個電影的首映典禮。

雖然我是個電影迷,可是還不至於迷到這種幾近神經病動作的階段。主要的是這個電影的劇作者兼導演,是當代西藏密宗大師宗薩親哲仁波切。

一直,我對宗薩親哲仁波切詮釋佛法的方法和踐行理念十分欽慕。所以就理所當然地利用這個機會,去開開參加首映的「洋葷」,看看他的新作。


片名實在沒有叫座的條件: Travellers and Magicians (直譯就是「旅人和魔術師」)。

劇照海報,看起來有點兒像台灣當年那些故意擺派頭,附庸禪味影片的調調。

反倒是它在不丹用的片名: A Illusion During A Sip Of Wine 讀來有味。譯得文藝腔一點,可以翻成「一啜之幻」或「幻化之啜」或什麼的。


整部片子都是在 不丹 這世界上少數僅待污染的山國拍攝的。所以雖非唯美派的攝影手法,佔了景緻天成的便宜,無形中就有具備了唯美的根骨。


電影的節拍也一反目前好萊塢緊湊的剪接手法,以比較慢的節拍來推動。

採用比較慢節拍的目的之一,可能是要留給觀眾較多的時間思索,而不至於像看動作片般填鴨式地灌輸,人還沒會過意來,腦筋就被撐飽了,完全不留有自主思考、選擇的餘地。

劇情內容十分簡單,只是敘述幾個人在等車的故事。

等車的人當中,有滿懷夢想響往移民美國的公務員,賣蘋果的小販,遊方和尚和一對進城趕集的父女個體戶。

基本上,故事就是幾個人在路邊等車當中進行。場景人物都可謂簡單,有著我最喜歡的「三一劇法」的編劇手法的影子。


劇情進行的過程,輕盈流暢,完全沒有懸疑、費人思量或突兀之處。最後,電影在隱喻為覺者的和尚的告誡聲中結束:

『桃花因為它不能長遠(無常),所以顯得美麗。』

t&m其實以我淺陋的覺受認為,導演親哲仁波切真正要說的,是藉著和尚的告誡反射給觀眾一個簡單的觀念:


「理想、憧憬之所以美麗,只因為它存在我們的想像裡。」


大部份滿懷想望的人,在想像與現實衝撞以後,會受不了事實演變過程的殘酷,而心碎、沮喪... 。

電影把受到打擊的夢幻者一分為二,一種是退縮回原來編造夢幻的殼穴裡,孜孜矻矻地就從此守著原來的窠窟過日子,乃至終老。

另一種則身不由己的隨著境遇,硬著頭皮 頂著因緣,漂蕩而去。


利用這種簡單的類分手法,導演親哲仁波切巧妙地把智慧「保留給」觀眾了。


我們知道,當事人做迷糊事時,旁觀者往往因為沒有切膚之痛,很容易地就可以提出正確的對應方法。看電影的觀眾,是當然的旁邊者,瀏覽整個故事之餘,生出一些智慧正見不是難事。所以我說導演把「智慧」「留給」了觀眾。

相信每一個看這個電影的,也多少都能體會到導演在電影中提供的一些較深層的開示:

當理念和現實衝突時(也就所謂的當「實相」顯現時),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利用自己心中的智慧為自己做最恰當的抉擇。


只可惜絕大部份的人,要嘛為了面子或堅持當初自訂的「理想」,沒有停下來重新審思、重新定位,以致隨波逐流而逝。

另一類人雖有想望,卻沒有好好利用 智慧逢因緣展現 的機會,臚陳利害得失,進而抉擇;只是一昧地躲閃,試圖以退縮來隱遁實相的光照。


經由親哲仁波切導演的開示,也呈現出一些可參學的課題:

monk每一個人都俱備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去處理、解決他自己的煩惱和境遇。
只是,不肯老實面對的 懼怕情緒(無明),加上攀附的習氣,在自己智慧心性開始顯現的重要時節,會以 攀緣 的習慣動作 遮掩、代替了 本具覺性(智慧)的發露。


不同意我這種說法的,不妨回想一下自己以往的經歷。我們是不是都曾在一些事情發生後說過:「我早就知道會這樣... 」的懊惱言語?

「這早就知道」的「預感」,不正是您心性智慧發露時的閃光嗎。


本文於 2005/01/28 發表於《聯合網棧.雪後多倫多》暨《聯合網棧.心法》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noyana&aid=164363

 回應文章

恰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往事
2006/01/31 02:18

一年了

恰恰幾次想關了雪城

卻又不捨

您今天重貼舊文

又讓我億起往事

不堪回首


孔明車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一些導正
2006/01/31 01:28
我必須做一些導正。
當年貼『我看了一場電影』文後,曾有相當多的迴響。仔細看來都不過是多年來習於攀附,一但教以面對,自然而然地浮出來的一些惶惑。
在備份自己的舊作之餘,想未來的讀人也會有類似的情識出現。
所以先把當年的續文貼上。
也是導正。

看電影一文裡,似乎表現出「二者皆非」的概念。

其實,就像我們的體認,無論那一種應對的方法,都沒有「絕對的對」或「絕對的非」。

用二分法來區分事物,基本上就不夠正確。但是無論是電影或文字例說都不太可能涵蓋一切的可能層面。這也就是我在文中先闡明二分法的出現,然後提出「把智慧保留給觀眾」的看法。

我所想寫的,或說文中所能提出的,只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智慧去處理、解決他自己的煩惱和境遇」,進而提點出老實「面對」的心態。


面對問題,了解問題,用自己的智慧處理問題以後,需要的只是「放下」而已。

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