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知識長存,其他無益
2022/02/09 01:06:00瀏覽2796|回應0|推薦40

馬基維利在寫給他朋友的信中,曾引用了但丁在神曲中的一段話,說「從學習中產生的知識將永存,而其他的事不會有結果。」(註1)(註2)

馬基維利在其人生的晚期,頗為失意(註3),他引述這段話時的環境脈絡及心理動機,容或有不同的關懷側面。(註4)我個人基於主觀的理解,以及便於記憶的原因,將其簡略轉讀為「知識長存,其他無益」,野人獻曝,願與先進分享,也說明如下,是否有當?惠請斧正。

文字是溝通彼此的工具,如果沒有特別的約定,就按照一般約定俗成的通常意思。

首先,我對所謂的「知識」,是採取較為寬廣的理解,是採取與通常所說的「理性」相似的觀念,即包含固有意義的「知識」及一般所謂的「德性」,它們共同的特徵,都是沒有形體的存在,與佛家所說:「萬般帶不走,只有業隨身」的「業」,觀念也是差不多,另有儒家以為「留田產給子孫,不免會敗光,留書籍,未必有人看,留福德,最妥當。」,也相類似。

標題後段所謂的「其他無益」的意思,是相對於擁有形體的有形事物來說,基於成住壞空的道理,我們世俗所擁有可見形體的一切,如財富、如官位、如名譽,乃至於這個肉身的臭皮囊,終將因時間的流逝而灰飛煙滅。

阿丙0.6,所以要將但丁神曲的這段長句,濃縮提煉成8個字的這兩短句,是想便於記憶、提醒,提醒要用功精進,才能安定自己退休後自己的生活情境。

往後的日子還有多少,我不知道,除了一般所謂的宗教信仰外,我必須要找到可以遵循的方向,否則內心無法平靜,就如同德國法哲學家拉德布魯赫所說:「每個人的面前都有一幅畫像,如果不是那樣,內心就無法得到完全的平靜。」

亦即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願望,一個永生的願望,然而事實上除了宗教信仰外,一切能夠占有空間的形體必然都會毀滅,這是一個很容易理解的常識,而這個現存的事實與我們腦海中的理想,必然就無法合致,形成斷裂的兩端,內心也就會有了創傷,因此如同前述,就無法完全的平靜。

那怎麼辦呢?

由於每個人的興趣都各不相同,有些人喜歡靜態的讀書追求善知識,有些人則喜歡實踐力行做好事,積功德,如同佛家說,有「理行二入」的兩種途徑,即條條道路通羅馬的意思,而我相信這些無形的知識,因為不占有空間,即不會為時間所吞噬,會如同佛家所說「阿賴耶識」的所謂生生世世(業隨身)。

有人效法文殊菩薩求知,有人則跟隨普賢菩薩力行,我是效法前者,因此就我自己來說,又回歸到一般所理解通常意思的「知識」,而沒有包括力行的「德性」。

如果我完全相信無形的「知識【概念】」不會隨時間的經過而消滅,每天當然也就會有精進的信念,夙夜匪懈,積極求取善知識,不管是制式的紙本,還是網路上的流傳。

有了這樣的信念,我不再會害怕老人家常見的孤寂(【知識】會永遠忠實的陪伴),甚至一般常害怕有關死後的一無所有,相信「知識長存」的這個信念,也足以治癒該永恆的傷痛,因為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功不唐捐。

不要害怕,每天精進的向前走!

註1:馬基維利是15、16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重要人物,被稱為近代政治哲學之父,主要著有君王論及李維論,在維基百科有關他生涯介紹的到數第三段有引用但丁神曲的該段話。(參閱網路維基百科)

註2:但丁是義大利中世紀詩人(1265~1321),是歐洲文藝復興的開拓人物之一,他的史詩神曲留名後世。

神曲是但丁以第一人稱記述自己35歲時(人生的中途),誤入一座黑暗的森林(象徵罪惡)……其餘敬請自行參閱(參閱網路維基百科)

註3:馬基維利於1513年因涉及密謀叛變被收押入監,受到刑求、拷打,最後被釋放,也已經一貧如洗,就在此期間,他創作了「君王論」和「李維論」。

註4:馬基維利當時如註3所述,是處於人生的低潮,他引用但丁神曲該句的原始用意,或許是想要,如同我們所說的「立德、【立言】、立功之所謂三不朽」。

而我要轉讀的意思,卻不是這樣,因為能夠達到三不朽境界,畢竟是屬於極少數的鳳毛麟角,而我是希望只要是無形的「思想」或「德性」,都可以永久不朽,至少對自己本身來講是這樣,否則人死了,就全部都沒有了,我們的心肝怎麼不會艱苦呢?我們脆弱的心靈必然無法承受一輩子的努力,竟然要全部化為烏有(小小蚱蜢舟,載不動幾多愁)。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0928928469&aid=171626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