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戲說佛三身
2022/01/31 00:08:03瀏覽1270|回應1|推薦45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一代女皇武則天所作「開經偈」,如是說。

標題下「戲說」兩字,並非有不尊重佛陀的意思,而是基於以下的三個理由,第一、由於(佛法)微妙精深及宗派極多,彼此間也都各見所是。第二、我不夠資格成為(佛學)的研究者。第三、阿丙0.6還沒有緣分成熟而成為(佛教)的信仰者。

佛陀三身觀,一般俗稱為三身佛,相信也是佛教理論的形上學(註1),相對於此,比較容易搞混的還有所謂的「三世諸佛」(註2)。

阿丙0.6是想以心得報告的心情來說說「佛三身」(註3),理解錯誤必所難免,敬請格友先進不吝斧正,不勝感禱。

佛的三身,有法身(自性身)、報身(受用身)及應身(變化身),首先想說的是,所謂「身」並不是可由感覺視聽或觸摸的物理實體,而是無形理念的聚合(註4)。

法身,祂是如同老莊道家思想的所謂「道」,因此祂是無形無狀而且佈滿虛空,是一切能量、一切幻化的真實本體,是體相用的「體」。

報身,祂是前述法體本身為了實現其終極目的,及為了讓認識者能夠有所了解所彰顯的圖像(註5),如體相用的「相」。

應身,祂是前述報身所指涉的對象物,是道成肉身,是芸芸眾生,也是山河大地,如2500多年前住世在印度弘法的釋迦牟尼佛就是,如體相用的「用」。

佛之法身、報身及應身係「三者原為一體,其形雖異,質則實一。」(註6)

最後再補充兩點:

第一、「千江有水,千江月」,本尊(月亮只有一個,可比喻作法身),分身(有水的地方到處都是,可比喻為應身),可能(随緣因應,具無限可能的創造、連結或指涉的作用,可比喻為報身。)(註7)

第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南宋理學家朱熹認為道教三清教派(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老子】)的說法是仿自佛教的佛三身),而西方的基督宗教也有所謂三位一體(聖父、聖子及聖靈)更為眾所周知,有機會再研究。

註1:就西方哲學的基本結構,有研究「存有」的形上學、有研究人類認識能力的「知識論」及研究人群互動的「倫理學」;我們周易.繫詞有「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一般來說所謂「形而上」是指超越人類感覺能力外的宇宙本體,西方也有以「物理學之後」來形容。

註2:三世諸佛簡稱為三世佛,是佛教關於宇宙時空觀的心理投射,三世佛區分有二,第一是豎三世佛(時間佛)即過去的燃燈佛、現在的釋迦牟尼佛及未來的彌勒佛。第二是橫三世佛(空間佛)即中央的釋迦牟尼佛、東方藥師佛及西方阿彌陀佛。(參見網路維基百科)

註3:曾經參閱網路相關著作,除了感到高深莫測外,也不知所云,可能是我佛緣未能具足,而林林總總的說法,也因涉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因此想先剝離偌多神秘或宗教的專有名詞,暫時將其等完整保留的放入括弧內,等日後宗教因緣成熟後再行研究。

註4:英國大衛.休姆認為我們對於外界的認識始於印象(俗稱第一印象即決定日後的方向),而後聚積眾多印象形成概念。(概念不斷強化及固著產生意識形態)

註5:圖像也不是真實的如一幅畫作,而是我們腦海裏的想像。

英國的柏克萊說:「存在就是被感知」;我們一般也以所謂的「意義」就是「理解的可能性」。

註6:經網路搜尋有找到「佛光大辭典」「一月三身」系引自「念佛三昧寶王論卷中、卷下p27」。

有提及「唐代之飛錫以一月之月體、月光、月影譬喻佛之法、報、應等三身。(一)月體,比喻法身,蓋法身為常住之理,不變不遷能生諸法,統攝萬事;猶如月體在天,其影含於眾水。(二)月光,比喻報身,報身為寂照之智,智無自體,依理而發;猶如月光之照臨萬象,一切了明而無差謬。(三)月影,比喻應身,應身係變化之用,用無自性,從體而生,有感則通,無感則止;猶如月影,有水則現,無水則隱。然三者原為一體,其形雖異,質則實一。」

註7:法身若比喻為天,應身若比喻為地,那麼居中協調、建立連結或可能理解的,就是人,荀子說:「人最為天下貴」,與民間信仰的天地人三才思想,似也有融貫的可能。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0928928469&aid=171485986

 回應文章

Lans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1/31 06:26

讀文小心得:

以哲學觀點來看,各類宗教的基本立義不外是形而上的精神加上形而下的實體實踐,所以佛教有三身,基督教有三位一體。若溯其本源,不論何種宗教,本質似乎應該相同。

阿丙0.6(u0928928469) 於 2022-01-31 07:49 回覆:

歡迎格主蒞臨,謝謝指教,敬表讚同。

「形而上的精神加上形而下的實體實踐」,長知識,

也想起文殊菩薩說智慧、普賢菩薩說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