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4/28 21:40:28瀏覽7550|回應3|推薦11 | |
豬流感 (Swine Flu)或是照我國政府所訂名稱"新型流感"(H1N1)的爆發已引起全球的恐慌,這種流感病毒的可怕不僅在於傳播速度非常快,而且據專家的認知,它還可能很快轉變成另一種更新的流感病毒。 而人們所以感到恐懼也是因為人類研製疫苗的速度難以超越病毒傳播和轉變的速度。根據非典肺炎(SARS)和禽流感(Bird Flu)爆發時採訪德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前院長畢思理博士及他的夫人、該學院教授黃綠玉博士所獲瞭解,當這些傳染性疾病爆發時,除了常洗手,別用手揉眼睛、鼻子和嘴之外,最重要的是少到公共場所,減少與病毒帶原者接觸的機會。 在SARS 爆發期間曾到中國大陸和台灣協助防制疾病傳播的畢思理與黃綠玉夫婦也曾指出,預防感染這些新型流感病毒也須靠強健體魄;也就是說,身體夠好,即使被感染,癥狀可能輕些,也快些復原。 新型流感病毒的產生其實與科學昌明有很大的關聯;據美國疾病防治與控制中心(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專家的解釋,病毒其實一直在大自然中與人類共生,後來人類試行撲殺那些病毒,病毒為了自保與生存,迅速與另一種病毒基因結合,變化成另一種新病毒,於是就形成了人與病毒的競賽。 美國幾乎每年都會受到一種叫西尼羅病毒(West Nile Virus)的威脅,這種於1937年首次從烏干達西尼羅地區分離出來的病毒,原本只是在蚊子、壁蝨與候鳥之間感染,後來侵入了哺乳類,近數年,連馬、牛等甡畜也成了受害者,如果蚊子叮咬了這些候鳥或家畜後再叮人,人就會感染腦膜炎。每年流行病監測機構發現了新病例後,首要防疫工作就是撲殺蚊子,呼籲民眾嚴防被蚊子叮咬。 禽流感的情形也是如此;自從義大利於1900年初首次發現了禽流感病毒後,1960年在南非有一千多隻燕鷗死亡,經鑑定為H5N3 禽流感病毒所肇致,接著是於1983、 84年在美東地區大流行的 H5N2型病毒,1999年在香港發生的H9N2型禽流感,到了2003年,禽流感在亞洲地區嚴重爆發,波及越南、韓國和泰國等國家,美國於2006年也出現過H3N2型禽流感病毒。 台灣彰化二林的一家蛋雞場於2004年 2月曾發現雞隻感染禽流感病毒,高雄路竹的一個養雞場也於 2008年10月發生禽流感,主管單位除了撲殺受感染的雞群之外,農業委員會家畜衛生試驗所追蹤檢驗,結果再經於2004年初成立的禽流感防治工作小組確認為 H5N2 低病原性禽流感病毒,與曾在中國大陸爆發的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株不同。 據專家引用美國疾病防治與防制中心的資料指出,這次的豬流感 H1N1 型病毒是由北美豬流感、歐亞豬流感、北美禽流感和北美人流感的病毒基因組成,屬A型流感的 H1N1亞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北美豬流感和歐亞豬流感的病毒,因此稱為豬流感並無不妥,我國防疫機關擔心養豬業受到影響,訂名為"新型病毒"倒也無妨,只是萬一再出現轉變後的新型病毒時,該怎麼稱呼? 據過去幾年在美採訪一般流感所知,全球幾家最大的流感疫苗製造廠商每年都要從過去數年流感發生的數據中,預測來年可能爆發的流感類型,以病毒株在雞蛋胚胎中製造疫苗,供作預防流感的針劑,截至目前尚未有重大失誤,但曾發生疫苗被污染及產量不足情形。 台灣在過去那些歲月中,累積了不少防治與控制傳染性疾疫的經驗,也有相當有效的措施保護民眾,當下既已啟動預防機制,民眾似乎也不必太過驚惶,應配合政府的呼籲,積極預防 H1N1 新型流感在國內爆發。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