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贛榆名勝知多少 1
2008/09/19 22:02:35瀏覽266|回應0|推薦1

贛榆地處黃海之濱,為蘇北平原之區,在春秋時期,舊名祝其,由於歷史悠久,所以名勝古蹟特多,近年來大陸全力發展觀光事業,不但重新整建舊有古蹟,同時亦從事新的發掘,充份利用資源,開發旅遊景點,以觀光帶動工商業,增加就業機會,也確實改善了人民生活。

早在一九六年,中共推行破四舊時期,贛榆名勝古蹟全部被摧毀,上至名山大川,下至府縣官衙廳舍,民間古老建築,寸瓦不留,無一倖免,據說贛榆在當年是執行破四舊全國最徹底的一縣,真是偉矣哉贛榆,大矣哉贛榆。

贛榆縣名勝古蹟究有多少,試略述如下:

一、古城

()祝其城贛榆縣舊名祝其,秦漢時期置縣,宋朝時廢置。古祝其城在今班莊鄉古城村,原城為子母城,大城呈長方形,城內面積約三七五畝,小城在大城西北角,也是長方形,城內面積約四十五畝,於今古城村東南角及西南角尚遺有城牆殘壁,城牆底寬約二十米,殘高約五米,深入地下二米,城南有烽火台,也是漢代遺蹟,明代詩人方尚祖詠祝其詩有:"祝其開地險,紀彰莒城開,煙抹搓金黛,山橫夾穀雲,瑤光連遠樹,千色蕩斜曛,遙指秦碑聳,近湖起波紋。"充份描寫了祝其境內古城險要,山海秀麗的風光。

()鹽倉古城唐朝李吉甫著"元和郡縣圖誌"記載:"贛榆故城名鹽倉城,在縣東北三十裏處,漢舊縣也,屬琅琊郡"又魏書地理誌載:"歸義有鹽倉,亦即前漢之贛榆。"該城遺址,在今之縣龍河鄉境內,城為方形,城牆係以黃土夯成,東西南北各長約千米,城之外圍約六公里,內圍約四公里,城牆現存西南、西北兩段殘垣,各高約五米、寬約二十米,近年經考古者調查發掘,城內房基、墓葬、鑄銅、冶鐵、陶器、石器等手工業作坊,以及其他豐富的遺物,證明了此城為古代鹽官駐地。

鹽倉城西北角,有一"廟台子"夯土遺址,高出地面三米,東西南北長寬各約二百米,據考證:這裏古建物頗多,主要分為上廟、下廟,上廟為與國寺,寺內有羅漢殿,三宮殿、關公殿、馬棚。下廟是興隆觀,觀內有玉皇殿、地竈王、子孫殿、奶奶樓等,計有殿堂房屋九十九間半。在唐朝時大將尉遲敬德曾在此督修工程。

城的西南角,為古代作坊場地,地東三公里處有歇馬石,東門外是董氏祠堂,堂內有一株臥龍松,清代某縣宮會在此題"海上蟠龍"並立碑,此碑於今尚存。城北一公里處,是當年因"拱衛齋國"而得名的東拱齋村。

明朝正德年間,我縣進士劉守良,任京官告老還鄉,路經鹽倉城時,因天晚暫宿古廟,眼見斷垣殘壁,雜草叢生,人煙稀少,十分淒涼,乃提筆在廟院影壁牆上題下:"勞人車馬易黃昏,晚度墟城逸思存,河自西南流入海,路從高下亂通村,鍾鼓日落初聞寺,荊棘秋荒半沒門,為惜梳妝樓上草,年年留綠怨王孫。"

()古土城位於現在的土城鄉,就是因古土城所在地而命名的,此城為贛榆漢代三大古城之一,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由於城牆全部是以黃土夯成,所以才叫土城,但是城門洞卻是磚砌的,門為拱形,城門是木製加以鐵條箍成,每個門洞都有一尊鐵鑄大炮,作為防禦武力。

城內為棋盤街,占地五十餘畝,南北四條街,東西也有四條街,南北東西各長約八百米,城外有六米寬的環城路,路外有十米寬的護城河,進出城門,設有吊橋,城牆頂寬四米,外牆築有磚垛,每個長三米,垛距五米,可惜於一九四三年遭到破壞,全部倒塌了。

二、山川

()夾穀山縣之西北,山嶺起伏,在眾山環列之中,有一條深穀,故名夾穀山,主峰山高三二,頗為險峻,山之北有祝其山,山之南為馬鞍山(又名抗日山),東北有子貢山,夾穀山峰峻穀幽,林木蔥茂,山上有聖人殿、聖廟、聖化亭、魁星閣,和夾穀書院等紀念孔子的建築,山上還有聖人泉、老母奶奶洞、孟良扇、孟良泉、盤石等名勝古蹟,而最值得一提的則是孔子相魯時,曾在夾穀山會齊侯,至今山上尚留有碑碣七座:一為"孔子粗魯大會齊侯處",二為"贛邑西境夾穀山,聖人相魯會齊侯故址",三為新建聖化亭碑記:"佘一登夾穀而仰聖人之為靈生色也,春秋之會多矣,自夫子登相禮,而夾穀之會彰井山之名,韋顯廟貌,大清光緒……"五碑則僅存  待續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