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1/05 18:00:00瀏覽1257|回應2|推薦37 | |
今天參加三天兩夜商業團登山隊,團友來至各方人士,一早集合台北車站,整團隊友都不認識,就這樣跟著走就對了。 來到太魯閣遊客中心後整裝出發,一開始由得卡倫步道陡上,真的很陡,陡到氣喘吁吁。到了稜線後也到了流籠頭,路過此地有必訪的大禮禮拜堂,稍作休息片刻後續往大同部落前進。 從大禮出發後在3.5公里處有個三叉路,也是立霧山登山口,沿路叢林密布沒有甚麼展望。不過據說過了三角點後有個觀景台,那裏可以看到整個清水斷崖,只可惜來到的時候稍晚了些,領隊直說那個點在千里眼山可以看到,就不前往了,就這樣沒及時把握好天氣觀景,往往就錯失很多機會。 立霧山又稱崇德山,標高1274公尺,山頂有顆二等三角點,為台灣小百岳之一。 立霧山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地處立霧溪與其支流砂卡噹溪的分水嶺上,聞名的蘇花公路清水斷崖即由山腳下穿切而過,因山體幾乎全由堅硬的大理岩所構成,東、西、南面皆為峭壁,讓山勢更顯峻峭,且林木強韌,常有難纏的雜木林矮叢,稜線上的展望極佳,山腳下的太平洋、立霧溪、依山臨溪的散居部落、河口台地的都市群居,絕美景色一覽無遺。走回林道續往大同部落,晚上就住民宿,民宿供早晚餐及熱水澡,這在山上已是很幸福了。 整夜輾轉難眠,索性起床到戶外看星空聽蟲鳴。凌晨2點吃早餐,3點出發,沿著林道走了5個小時才到登山口,沿途有多處崩塌危險地形,有高繞、有下切。從登山口開始一路陡上至三角點,第一個碎石坡處景觀最美,視野也最遼闊。領隊也讓大家在此等候後面的隊友一起上三角點,沒多久雲霧開始飄移,身體也開始感覺冷。當隊友到齊後雲霧已籠罩整個山頭,白牆一片,甚麼景也看不到了。經過霧霾洗禮過的山路更是濕滑,稍沒踏穩或不小心就來個滑壘。 清水山又名清水大山,在以「大山」為名的中級山想必非泛泛之輩。清水山由整塊大理石所構成,幾乎從海平面拔地而起,直入兩千多公尺的峰頂的磅薄氣勢,就算是台灣眾多高山,也很難望其項背,尤其東側面在短短的4公里距離,岩崖峭豎陡落於太平洋海濱,成就了著名的清水斷崖。攀登清水山必須由海拔90公尺的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爬升至海拔2408公尺,總爬升超過5座台北101的總高度,來回路程38.8公里,考量路途遙遠,及中級山多變的天氣,必須在中途大同部落住宿。 第三天是走千里眼山,民宿離登山口很近,也就沒那麼早出門,4點出發因今天還需下山回到台北,距離也不短。今天的氣象不準,報大晴天外面卻飄著雨,而使路徑更泥濘濕滑,走起來更是苦不堪言。好不容易到了第一個觀景台,卻是霧濛濛,這時只能放棄要看2024第一道曙光的念頭,繼續向前邁進到三角點拍照證明我有來過罷了! 從三角點回民宿的路更是遙不可及,一路陡下加濕滑根本沒踏點,一路打滑的痕跡歷歷在目。好不容易回到民宿打包後直往砂卡礑三間厝衝,這時大家的心情應該都是歸心似箭,腳程突飛猛進讓我追得有些辛苦。之前來砂卡礑旅遊覺得很清幽、步道不遠,為何今天走起來特別遙遠,走不到盡頭似的。 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 從得卡倫步道陡上到流籠頭爬升800公尺挺累人的 流籠頭 大禮部落的楓情與櫻花相襯 大禮部落海拔高度915公尺,部落舊稱「赫赫斯」(Xoxos),在太魯閣語的意思為「多蛇的地方」,「大禮禮拜堂」是部落的信仰中心,雖因人口外移已無人使用,但教堂建築保存完整。 從大禮眺望砂卡礑三雄遙不可及 從大禮部落往大同部落林道 立霧山登山口 立霧山又稱崇德山,標高1274公尺,山頂有顆二等三角點,為台灣小百岳之一。 民宿第一天晚餐 第二天三點摸黑出發沿路要經過好幾處危險地形 從天黑走到天亮還沒到登山口 登山口後一路陡上到三角點 山毛櫸木的樹幹線條很美跟梅花樹很相似,葉子已經掉得差不多了。 很美的七星潭海岸線 每座山看起來都好陡峭有高山氛圍 遠眺七星潭海岸線 碎石坡處展望最好
清水山又名清水大山,在以「大山」為名的中級山想必非泛泛之輩。清水山由整塊大理石所構成,幾乎從海平面拔地而起,直入兩千多公尺的峰頂的磅薄氣勢,就算是台灣眾多高山,也很難望其項背,尤其東側面在短短的4公里距離,岩崖峭豎陡落於太平洋海濱,成就了著名的清水斷崖。攀登清水山必須由海拔90公尺的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爬升至海拔2408公尺,總爬升超過5座台北101的總高度,來回路程38.8公里,考量路途遙遠,及中級山多變的天氣,必須在中途大同部落住宿。 下山已濃霧籠罩,地面也開始泥濘濕滑。 千里眼山一路飄雨,煙雨濛濛 砂卡礑三雄之一的千里眼山又名石硿山,登山口位於大同部落,可選擇從得卡倫步道、砂卡礑步道、或臺電輸水管路接砂卡礑林道前往大禮和大同部落,由於地處偏遠,造訪此山的人不多,故能保有豐富的生態與完整的原始面貌。山頂沒有展望,但稜線上視野良好,可俯瞰太平洋、蘇花公路和立霧溪出海口,遠眺太魯閣七雄,雄霸一方的清水大山近在眼前。 每一雙不管甚麼鞋都淪陷於泥濘中 奇岩怪石林立,岩石上樹也可以長成大樹。 下山更是膽戰心驚,沿路濕滑,處處都是滑倒的痕跡,每踩一步都抱著會滑倒的心情。 回到民宿稍作休息、打包好開始往砂卡礑前進。
位於花蓮秀林鄉富世村的砂卡礑,因步道而聞名。砂卡礑步道入口為砂卡礑溪和立霧溪匯流處,沿途平坦且少起伏。 砂卡礑步道從入口處到三間屋全長約4.1公里,倚傍著砂卡礑溪而行。砂卡礑溪16公里的流路中,形成峻秀的峽谷,清澈的溪水、美麗的岩石褶皺及蓊鬱的森林;步道沿途曾有多個原住民聚落,讓砂卡礑步道兼具景觀生態與人文之美。砂卡礑溪溪床上鋪滿大大小小的壘石,以大理石與片麻岩最多,湛藍湍急的溪水滑過溪床,與溪石合奏出清亮的自然樂音,而溪水也將岩石琢磨得圓滑柔美。褶皺在兩岸山壁和溪中岩石上形成一幅幅抽象壁畫,任人欣賞想像。 砂卡礑溪奇岩怪石林立 沒有看到的景下次還是會再來補的。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