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十二、厄困與奮鬥
2013/08/31 03:41:00瀏覽14|回應0|推薦0
厄困,人生必經的過程,有厄困,人才有機會奮鬥,而奮鬥成功後,若自傲自誇,不知謙遜,結果可能又是自造厄困。厄困和奮鬥的關係,由上述數句話,實可見出當中的深意。

人怕厄困,這是人的天性,荀子言:人性本惡,其善者偽也,又言人好逸惡勞,這實是人天性之寫照。

然而,這乃就人之所以同於禽獸一方面言。若就人之所以異於禽獸方面言,人之貴在能自覺地追求價值,以意志毅力衝破困境,在厄困中,人的自主性才能充份顯現,自由亦只能於此體現,即此,則厄困實成就人之所以為人,該被人所愛好。

現代人對厄困的理解有多少能見出上述的看法來,我不知道,但就中國歷史而言,古人聖賢倒對這番道理有一層體會。姑略述如下:

春秋時,孔子由魯至衛,欲令其道行於天下,惜無人可對其長加重用,此對孔子而言即為一厄困,但孔子對此困境的態度如何?非怨天,非尤人,乃視其道不能行於天下為命也,自己不可控制,既不可控制,何必仍為此苦惱?故終退歸杏壇設教,得門弟子七十有二人,且著了令亂臣賊子懼之《春秋》。

困厄在孔子手中,反成了刺激其成就一生的原因,這當中全是出於孔子自身的選擇、意志與自由。選擇合義的事,堅決而行,一生不倦,其述自學經歷:「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即是合義行事一生後,所得的心靈的舒暢自由,至此境界,即使再遇厄困,也不再感苦惱,故從心所欲。

從孔子之例,我們見出厄困如何成就人的特別之處,人的堅持、選擇、自主,我們亦可謂厄困就是令人由自然走向人文的途徑。

又如北宋之蘇軾,其多次受黨爭拖累,先是新舊黨爭,再是舊黨內部洛、蜀、朔三黨之爭。黨爭令其多次被貶,這對他而言也是一厄困,但他仍能恬淡自守,以一簑煙雨任平生的態度,昂首步過其人生。

試觀其《前赤壁賦》,以眼前之風光美景為自己所有,為自己之伴,這或於一般人來說是自我滿足,但自我滿足之內層,實仍含有孔子所表現的對人生厄困的精神,既對宦海仕途無法掌握,何必仍要為此而耿耿於懷,何不相忘於江湖?這亦道亦儒之人生觀,同時也是中國人以厄困成就人之為人的方法。

其他的尚有曾受跨下之辱的西漢開國名將韓信,苦讀兵書以掌六國丞相佩印的蘇秦等,厄困令人表現意志、堅持、選自己能做(即合義)的事去奮鬥的特徵,全於這些例子上反映。這些例子於中國史中充斥,形成一種精神,一種以厄困成就人文的態度,這實為中國人所獨有。

張載言:天人合一,錢穆言:自然人文化,厄困之中奮鬥,正是為了如此。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8803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