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31 03:46:00瀏覽14|回應0|推薦0 | |
任何人都曾經歷過願望,也曾經歷過失望。這可說是人生中最普遍的定律。 孔子曾求行道於世,這是他的願望,可是,其最終設教杏壇,以教學為業,至於其道,則仍不見用於世,其曰:「道之不行,我知之矣」,雖言道之不行這結果是自己意料中事,可是,這不啻也是孔子的一番失望,只是其對失望的接受較一般人來得淡然自若而已。 換言之,孔子也曾願望過,失望過,至聖先師尚如此,何況是我們這一群凡夫俗子? 願望,可謂是人的天性的自然流露。我有時真不明白,何以哲學時常研究人性論,卻不認認真真研究一下願望?願望,不只影響人的行動,且往往牽動著人的情感,研究它,這不是比爭拗性善性惡更有趣,又更貼近我們的生活嗎? 當然,哲學或有它的局限,致使它不能選擇願望作研究對象,可是,作為一篇文章,又作為一個不受任何限制之文人,我想,於這裡說上一些有關願望的無聊話,這還是可以的。 那麼我對願望是怎麼樣的理解呢? 如上所述,它當然是一種自然流露,且涉及情感。可是,這只是抽空說,要具體說的話,我們還需用一例子,以下我姑以自己之一經驗作例,以作說明。 這個經驗乃如此:還記得小學時很想跟一位女同學一起坐(我曾在版面說過很多遍),我也曾希望可以跟這位女同學一同升上同一所中學,這一切,在當時,可以說是我的小小的願望。可是,這個願望最終有沒有實現呢?當然沒有,她走了,我也走了,隔得很遠,從此亦沒再見過面。 我舉這經驗究是為了說什麼?讀者至此或仍不甚了解,我所說的其實很簡單。願望只是一時之情感流露,而這種流露斷不會因為流露出之在你,因而令此願望成真。 「我多麼想他跟我在一起,他卻對我不瞅不睬」曾聽一女子如此道。 顯然,此女子有一願望(欲他跟自己在一起),且怨恨願望不能成真。可是,願望本來就是不可以成真的,你因為它的不成真而怨聲載道,這不是有點可笑嗎? 當然,有人或說:「願望是可以成真的,有多少渴望成功的人最後成功了?」 沒錯,可以是如此說。可是,一來,這一類的人有多少呢?二來,這些成功的人真是因為願望本身而成功實現願望,還是因為自己努力預算準備,因而令自己願望可成真? 如此想的話,就可知願望之難成真,也知我們不能只因願望之本身而求願望之成真。 況且願望要延續一長時間是很難的,一延得長這就是志向,不是願望了。願望,就是吹生日蠟燭那刻所想的那個,通常都是想了便算,不再深究,這才是願望。 「你願望跟你的女同學坐也想了好幾個月吧,怎會一想便算?」 對這說法,我也接受,但我所指的延續是延至終生,願望,可以是延一星期,一年,一個少年期,但斷不會是一生吧?孔子之願及孟子之「乃我所願,則學孔子」或是較特別的願,但這些願嚴格言之已是屬志向之範圍,我只就一般人的願望說,一般人的願望,多是一想或數想即逝。 換句話說,對一般人而言,願望只是剎那的情感流露,它可以成為志向,也可以數想即過。它在某時曾令你有期待及盼望,某時令你失望絕望,但過了以後,願望消失,人即回復如故,如同從沒想過一樣,這就是願望,也是我對它的理解。 願望又不會因其自己出於思想者,因而令其自身真的成真,這在上文已說。由於願望不成真,依另一面言,就是我們常說的失望出現了。 我也曾試過失望,當初或是異常痛苦的,如那年輕女子般,為何我所想望的不能落實於現實世界?但,回思再想,願望本來就只是我腦海的一絲想法,科學一些說,它甚至不佔空間,它什麼也不是,既然什麼也不是,它自然不會影響現世了,為何我仍妄想它可實現? 如此想起,不禁頓時豁然開朗,失望,原來只是人不明道理所生之幻覺,既明背後原由,又何來什麼幻覺? 所以,失望,某程度上是依著願望而來,但若閣下能明道啟悟,這邪魔仍是難以進入彼身的。 當然,有人是為著自己的一絲想法而奔走,也有人用力把這想法向他人宣傳推廣。可是,願望本來就不是現實的東西,這是事實。你推銷成功,令人接受你的想法,實現你的願望,這不過是因緣際會,令你的願望變身物質行動,再而影響現世,卻不是願望本身令自己出現於現世。 所以你有願望而不去行,終於願望不實現,這固不值得失望;你有願望且努力準備讓它成真,終於願望不實現,這也不值失望。因為願望本身本來就不能自我實現,你努力準備,或可令其化為物質行動,但必需有因緣際會的配合,可是,因緣何其少?所以,努力了,願望仍不成真,這其實也不值失望什麼的。 好了,說了這麼多,或許我是在說瘋話,又或許你根本不明我的話,不要緊,我只想說多最後二句:不要過份看重願望,也不要過份看重失望,道之不行,我知之矣。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