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十六、物質繁盛與簡樸
2013/08/31 03:45:00瀏覽7|回應0|推薦0
現今的社會物質文明繁盛,衣食住行四方面,差不多有著不同的款式任君選擇。試觀櫥窗內的衣服款式,又試觀一餐廳的餐牌,閣下即知物質文明之繁榮是到達何種的地步。

物質文明之繁榮,多少又是經濟蓬勃之反映,經濟處於旺季,人的消費意欲才強,各生產商才願花大量人力物力開發不同種類的衣食住行的款式。因此之故,物質文明繁雜,似乎是一個好的現象。

然而,物質文明是經濟發展處於好勢之反映,它又是人的精神生活處於好勢之反映嗎?

這個問題,或是很難迅速作一答案。我們姑看看一些例子,再行分析。

甲君在網路上認識了乙小姐,甲對乙有愛意,欲認真,問乙,乙於時間A答她也是認真,且邀甲吃飯牽手,但不久,在時間B,乙卻失蹤了,只剩下甲不知為何的失起戀來。

電腦、互聯網幾乎是每人生活的必需品,多不勝數的社交網絡出現,如MSN、Facebook等,人似乎易於跟陌生人交流溝通起來,按此理而下,該是人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擴張才是,因人的朋友圈大了。可是,此理的落實真是如此嗎?不是!人的情感更易受欺騙了,人對愛情這項原本大有益於精神生活的東西看得簡單了,甚至視為工具及手段,如此,人的精神生活只有更顯頹敗,又何來處於好勢?

從此例子,我們可見物質文明之盛反生出精神文明之頹靡。且再看多一例

A為了買名牌衣衫手袋,以及支付跟朋友們出街消遣(包括唱卡拉OK及吃飯等)的開支費用,遂透過網上登廣告,跟男士進行性行為,俗稱援交,歷數年後,A被驗出患上某種病患(跟性接觸有關),身心同遭傷害。

名牌手袋、電話、衣物,何不是每位女性之心頭愛好?莫說女性,即使男性,面對推陳出新之電話款式,心中也顯得有一種欲擁有而後快的衝動。但名牌衣袋、新款電話,這通通是需要大量金錢才可買得起的,男士們不能買,遂做不法勾當以積錢而買;女士,特別是少女不可買之,遂用自己之一身體及自尊作工具、手段以積錢而買。自我失去了,精神境界更不需再論,何況例子中的A更是身體也出現問題,人的精神不是獨立於身體而存在的,它是依於身體的,宋儒之所謂「理在氣中」也,如是者,A實是為物質之追求而捨精神,此又是物質文明之繁反摧毀人的精神生活之一證。

我們至此,或可肯定的說一句,物質生活之發繁實不能令人類的精神生活有所進步。

但有人或問:為何人到現在仍然願意犧牲精神生活以換物質文明?

此是一好問題,歸根結底,我們或可從人之性解之。何如?正因人好好的顏色、好美、好男女之情欲等,此才令人會毫不猶豫地去追名牌、去好美男美女,而這一切即令名牌、援交,甚至近期的少女模特兒大行其道,儼如無力可將其遏止般,換言之,是人之動物性令人不斷追物質文明,亦令物質文明大盛。人的動物性被互為因果的生開了,精神文化思想一面自開不出來,或是一開也只可依動物性而開,如是,精神生活自必被放在物質生活及文明之下,不被重視了,人犧牲精神生活以換物質或基於此。

然這是大有問題的,最簡單可見是整個社會必趨於求物質享受,現在的香港不斷出現飲食節目、豪宅介紹,此可謂是社會趨於物質化的表徵了。但這只是第一個,也是最初步的問題,再下去,就是社會風氣之敗壞了。

因人人同求動物性,即物質文明之滿足,在需一面,男士必然生出對女性胴體的欣賞(反之,女士亦然),在求一面,女生亦樂意在人前為金錢而裸露自己之身體(為少女模特兒),或跟陌生男子進行性行為(為援交少女),而少女模特兒之袒胸露臂及援交少女之自我摧殘,實是大令社會道德風氣敗壞,道德風氣不論在本質上,或是在社會下一代的教化上皆是重要的,如是,說得嚴重點,可謂物質文明之盛及精神生活之衰可令香港很快失去了一批出色的優秀的社會棟樑,此問題方是更嚴重的問題。

當然,到這裡,閣下或說:你未免說得過於嚴重吧!其他地區如日本也有近似風尚,難道日本人的精神生活不好麼?

沒錯,但我可以肯定日本人若只是有水著女星及援交少女,加上不同的新物質潮流,而失了忍術、武士道精神等,日本人的精神生活也是空虛狹窄,和動物無異。

事實上,不限香港及日本,任何地方,只要其所住的人們只知犧牲精神換物質,其精神生活,文化領域,思想空間即告狹窄。因為你只看見眼前所見、所聽,卻不知有另外一個世界,是你不可見、不可聽,卻可用文字及思想而得。莊子言:井底之蛙,即在此。

作為人,誰都不願為井底之蛙,既有另一世界,一精神文明之世界,何不闖出物質之所囿,而進入之。此實是一重要之關節,可把上述一切社會問題消解。

可是,或言:如何進入?簡易言之,即在逐步放棄物質之享受及追求。

舉一例以說,當你看見了新式電話,躍躍欲買之時,想一下你現在是否如此需要;又想下有了它,有了炫耀之機,滿足了物欲,但炫耀真是這般重要麼?謙虛不是更好嗎?又物欲真是非滿足不可嗎?這即令你超越物質之所囿,而入精神生活之擴充了,因你學懂反思,學懂價值的衝量。

又援交之例,光顧者在光顧前,該一想作為一個人,宜踐踏一年輕少艾的一生麼?此為人之作為人之所為麼?又性行為本是禽獸動物本領,我為堂堂正正一個人,人乃異於禽獸,我光顧她,不是不做人而去做禽獸麼?我為禽獸,就要被人罵不是人而不得還口了,這又值得嗎?依此,光顧者也是逐步擺脫物欲之所囿而入精神領域去。

而既重提了精神,物質需求自能放下,男性不再有需求援交了,援交女縱使拼命宣傳,也是枉然,這不是又直接解決了一社會重大問題嗎?

所以,人放棄對物質的盲目性追求,反省一下為人,為生活之應然要道,即可進入精神生活,使精神文化思想重振了,精神文化被重新重視,道德自我之類即可漸次形成,現時之社會問題多半出於失了自我、失了道德,道德及自我之重新建立,實可令社會問題一掃而空。社會問題之掃空及文化精神領域保存,此二好處全出於一法,可謂一石二鳥。

最後,盼閣下真能承此文之意,嘗試一下棄物質之繁雜,採簡樸的探求,以成就一新境界之進入。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8803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