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5/31 03:18:28瀏覽3233|回應0|推薦6 | |
我就是胖,怎樣?
當天后張惠妹的體重又上了娛樂版的頭條,成為媒體、網友恥笑的對象,這社會對於身材的歧視,何時才能消失?但還好又有張惠妹,她曾大方說:「我是唱歌的」,一語道破這社會對「胖」的歧視,身材胖瘦又何妨,不妨礙一個人存在社會的意義。
當媒體鉅細靡遺報導阿妹「發胖」的過程,細數每次露面又胖了多少?又穿了多少衣服遮掩?一位以歌聲征服華人世界的天后,卻彷彿被剝光衣服,放在鏡頭前以「文字凌虐身材」。這時,她成媒體訕笑的焦點,身材發福成為她當藝人最大的原罪,卻讓人忘了,阿妹的歌聲曾陪伴多少人孤單的夜晚。
當台灣娛樂圈已習慣用「身材好壞」來評斷一個藝人時,那麼歌唱實力、演技是否不再重要。當對外在的批判凌駕專業能力時,台灣社會還能談什麼包容?
聯合報的「願景工程」去年11月才推出「小心歧視」系列報導中,其中一項是「肥胖歧視」,針對外界對肥胖者的歧視進行討論與分析,特別點出肥胖不代表不健康,當時舉了張惠妹、愛黛兒與女神卡卡當例子,而香奈兒的設計總監卡爾拉格斐曾嘲笑愛黛兒胖,最後受不了歐美媒體輿論的壓力,被迫出來道歉。
這代表著時尚圈的眼光也隨著改變,過去紙片人般的時尚不再是「唯一的審美標準」,大尺寸的女孩也該擁有被肯定的眼光,設計鬼才Jean Paul Gaulitier曾邀請美國胖歌手Beth Ditto為他的服裝秀開場與壓軸現身,代表時尚界對「肥胖」也開始尊重。
我們台灣有媲美愛黛兒的張惠妹,她能到「中國好聲音」擔任導師,靠的不是身材,而是歌聲,當大陸粉絲能忽略韓紅的身材、接受並喜歡韓紅的歌聲,那麼張惠妹賣的就不是身材。
「革命尚未成功,胖子仍須努力」,衡量一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影響,不是用體重來論多寡,當網友嘲笑著專業人士的體重與身材時,媒體該做的是導正觀念,而非隨之訕笑。
還好我們有張惠妹,她讓我們看到對身材不用自卑,對自己有自信最重要。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