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25 00:47:49瀏覽5948|回應3|推薦41 | |
廖柏森 Q的字型乍看下像顆雞蛋,莫名地長了一條滑溜拖地的尾巴,原本無生命的物狀,頓時靈動起來。再細看又覺得Q像尾大頭蝌蚪或縮頭烏龜,更像是隻背對著人的老鼠,那條尾巴在不經意間似乎也會突然搖擺一下。 而Q的讀音就更有趣了,因為Q的發音近似英文cute (可愛),許多人在形容可愛的人物或用品時就乾脆用Q字比較簡潔俐落,例如受到日本可愛文化影響的Q版公仔、Q版人像,或直接稱某人「超Q」(超級卡哇伊)。當然提到有名的Q字輩人物時,不免聯想到魯迅筆下的〈阿Q正傳〉,但這Q卻是從Quei而來,因為阿Q生前都被人喚作阿Quei,可是這Quei是寫成「桂」或「貴」卻無從可考,魯迅在文中說怕當時注音還不通行,所以略作洋字的Q,成為帶有反諷意味的符號。可是沒想到在台灣市場中竟推出象徵粗飽精神的「阿Q桶麵」,這兩位阿Q可就風馬牛不相及。在台灣,Q用閩南語發音有「捲曲」和「嚼勁」兩種意思,所以阿Q桶麵是標榜其麵條「捲曲」而有「嚼勁」,用來形容其它食物也可說「又香又Q」或「香Q彈牙」。但若是在台灣用閩南語形容某人「Q毛」(不是龜毛),就與「嚼勁」無關,而是說他的頭髮為「捲毛」。 另外,在英文財經新聞中,為節省寶貴篇幅,也常用Q來取代quarter (季),因此全年第一季就是Q1,第二季是Q2,第三季是Q3,第四季是Q4,咦…那Q10是第幾季呢?其實Q10是種輔酵素,後來研發成為熱門的保健食品,有助於心臟養護和延緩老化。而談到媒體,民國85年時報出版公司出版《EQ》(Emotion Quotient,情緒商數)一書,使大眾了解到除了IQ(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商)以外,EQ更是決定一個人成功的必要條件。該書全年售出超過40萬冊,造成轟動,之後來還掀起一股以Q為名的熱潮,令人目不暇給。包括AQ (Adversity Quotient,逆境商數)、BQ (美麗商數,Beauty Quotient )、CQ(Creative Quotient,創意商數)、 MQ(Moral Quotient,道德商數)、SQ (Social Quotient,社交商數)等,加上八竿子打不著的BBQ (barbecue,烤肉)、B&Q (Block & Quayle,以兩位創辦人名字命名的特力屋)、Q&A (Question and Answer,問與答)和FAQ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常見問答),以及男生最想夢到的好萊塢亞歐混血明星Maggie Q,原來我們的中文裡早已Q繁不及備載了。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