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當生命走向終點站時,你會如何面對它呢?
2009/09/10 22:54:13瀏覽8621|回應4|推薦17

在去香港之前,我慣例到書店挑了一本書當隨行讀本。在誠品耗了一下午,最後我選了方智出版社出版,由蘭迪.鮑許(Randy Pausch) 所著的「最後的演講 The Last Lecture 」。

之所以會選中這本書,最主要是因為這是一本真實的傳記故事,作者藉由最後一次演講的內容為大綱,以詼諧式的手法,在有趣、有佐證及有所感嘆中,闡述他一生如何逐夢踏實及面對生命走向終點站時的點滴心情故事,幽默中又引人反思,非常吸引我。

更重要的是,作者在書前所說的兩句話,讓我燃起了「想讀」的衝動,決定買下它細細的品嚐一番:

「重點不在於你怎麼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在於怎麼過你的人生;如果你以正確的方式過人生,夢想會自己實現!」

「事情就是這樣,我們改變不了事實,只能決定自己要怎麼因應;我們改變不了上天發給我們的牌,只能決定怎麼打這手牌。」

我很欣賞作者蘭迪面對挑戰時,總是以正面的角度及思維去對待,即便是面對人生最大的挑戰---「死亡」,他均能以誠實及輕鬆的態面對它,不自怨自艾,不放棄,更不空等待,令人折服。

其實在我們的週遭,我們也看見及遇見不少令人感動及鼻酸的抗癌故事。然而很多時候,因為太著重於悲情的報導,反而常讓我們的情緒隨之低落,久之,關心成了膽怯;眼不見,成了逃避的自然動作,再大的愛心及關懷,最後均被消費殆盡,而有意義的事,也成了漠不關己的事了!

我喜歡這本書的正面能量及反其道而行的闡述方式,沒有太多關於抗癌的情緒著墨,而且只談活著逐夢踏實的故事,不談死亡及病痛,反而更令我好奇、關心及不捨。這種內化的能量,透過輕鬆詼諧的小故事發揮的淋漓盡致,不僅能拉近與讀者間的距離,更能輕易的觸發讀者對自身的種種反思,非常令人欣賞!

特別是它讓我不自覺的反覆思考,當我們面對生命走向終點站時,究竟該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它呢?我們有選擇權嗎?

此外,當我們面對親友們正面臨生命的低潮時,又該用什麼樣態度及方式去將心比心的協助或陪伴他們呢?

記得吳念真導演曾說過一句話:「患有憂鬱症的人,最害怕及討厭親友們問他:『你今天感覺如何?好嗎?』」

當我們自以為是的關懷他人時,是真正的關心了他人嗎?還是在製造更多的負面作用呢?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問題!

這本書乍看之下只是一本談論「夢想」的有趣勵志傳記,然而骨子裡,它談論如何抗癌,如何面對生命,比任何的書藉都還要多!當然,在你逐夢及圓夢同時,如何幫他人圓夢。

我喜歡它,也誠心的推薦給你。

【關於我喜歡的句子及摘要】

1. 在人生的起始和結束,「意外」這項因素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 如果對別人提出自己的智慧箴言,別人通常不屑一顧;可是你如果轉述第三者的智慧言語,感覺上就不會那麼自大,別人也比較聽得進去。

3. 擁有明確的夢想,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4. 你必須先練好「基本功」,否則其他各種花俏的招式都不會有用。

5. 如果你做得不好,可是都沒有人糾正你,那就表示他們已經放棄了你了。

6. 現在常常有人說要給孩子自信心,可是自信心不是你可以給他們的東西,而是必須由他們自己建立。

7. 阻礙我們前進的磚牆,不會無緣無故擋在我們前面。這種磚牆的存在目的不是為了把我們排除在外,而是要讓我們有機會證明自己多麼想要(渴望)一件東西(事物)。

8. 人比物重要。車子,就算是一輛全新的敞篷車,也只不過是物品而己。

9. 盡力專注於當下,不去想未來那些負面的事情,因為我們如果每天都把時間花在為明天提心吊膽,這樣是沒有幫助的。

10. 時間是你最珍貴的資產。有一天,你也許會發現自己擁有的時間比你原本以為的還少。

11. 激勵人心是促成善行的最佳工具。

12. 把錢拿去消除貪窮,當然很有價值,但這麼做通常成效有限。至於把太空人送上月球,則可激勵所有人徹底發揮自己的潛力。如此一來,人類的各種重大問題才有可能獲得解決。

13. 埋怨不是可行的策略。所有人的時間與精力都有限,把時間花在抱怨上,並無助於我們達成目標,而且,抱怨也不會讓人比較快樂。

14. 失敗不但一是可以接受的,而且經常還是人生不可或缺的要素。

15. 失敗過的人知道該怎麼避免失敗,只有成功經驗的人,反倒可能看不出陷阱在哪裡。

16. 表達感激之意,是人際互動中最簡單的一種行為,效果卻也最為強大。


【關於作者】

作者蘭迪.鮑許是一位熱情、風趣且教學認真的教授,任教於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但不幸的於46歲時被診斷出罹患致死率最高的癌症──胰臟癌。隔年8月(2007年),醫生說他的癌症已經轉移,可能只剩下三到六個月生命。9月,蘭迪教授應學校之邀發表了一場名為「最後的演講」的演說。這場演說讓現場400個人笑聲不斷,也讓不少人流下淚來,後來網路大量流傳,在全球各地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之後紐約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傑弗利採訪了蘭迪教授53次,寫成了這本精采豐富又讓人動容的「最後的演講」一書。蘭迪教授所傳達的訊息之所以如此撼動人心,是因 為他以誠懇、幽默的態度去分享他獨特的經驗。他談的不是死亡,而是人生中的重要議題,包括克服障礙、實現兒時夢想、幫助別人實現夢想、把握每一個時刻……

【Youtube相關影片】

最後的演講 The Last Lecture中文字幕 11-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fjDqGV0fd0&feature=related

最後的演講 The Last Lecture中文字幕 11-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f_H8CazRxk&feature=related

最後的演講 The Last Lecture中文字幕 11-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3bc1UYffBs&feature=related

最後的演講 The Last Lecture中文字幕 11-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IulkTOfzz8&feature=related

最後的演講 The Last Lecture中文字幕 11-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gdbOxzYshE&feature=related

最後的演講 The Last Lecture中文字幕 11-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v1SCw8C4Xk&feature=related

最後的演講 The Last Lecture中文字幕 11-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A32l9OvvGw&feature=related

最後的演講 The Last Lecture中文字幕 11-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6ABQJ1wuNk

最後的演講 The Last Lecture中文字幕 11-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_7YklMqPN8

最後的演講 The Last Lecture中文字幕 11-1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gv6a0SPKQ0

最後的演講 The Last Lecture中文字幕 11-1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avv1RA1gTU&feature=related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aveldanny&aid=3306406

 回應文章

Amber
Thank you for sharing!
2010/05/27 13:00

Hello,

Thanks for sharing this and taking key notes for all the readers!

I am moving to a new team lately but not sure if it is a right decision. The notes you shared then serve as the wisdom that leads me to uncertainty! Thanks again and please keep writing to make Taiwan visible in the Global Village and to make the world a beautiful place to live!

Best regards,

Amber


無名
感動
2010/05/21 00:27
單看 簡介 就已經讓人感動萬分....應該是本不錯的書 值得看

Anita
就是感動
2009/09/29 15:35
介紹的很好,只有感動和馬上購書的衝動,謝謝分享^^

NJ過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令人懷念
2009/09/12 00:31

他是我兒子系上的教授 是個用生命在教學的好老師 雖然他是教電腦的

兩天前電視 oprah winfrey才訪問過他的太太

 (或許可從youtube 找到她訪問Dr.oz的那一集)

看完了 也是熱淚盈眶 令人又想起這生命的勇士

溫士凱(traveldanny) 於 2009-09-17 17:55 回覆:
你兒子好幸運喔
我也看了那一集
很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