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09 21:54:33瀏覽1106|回應2|推薦6 | |
我擔任立委時,曾因業務訪察飛到美國,在舊金山機場看到一群近200人的中國遊學團。我問他們:『你們來美國玩啊?』小朋友說:『才不是呢,我們是來學習的!』聽到這回答,我有些詫異,好奇心使我接著問:『你們來美國學習什麼呢?』小朋友瞪大眼睛回答我:『學習英語啊!老師告訴我,學好英語才有競爭力,唯有出國才能學到真正道地的英語,所以我爸爸媽媽花了一筆錢讓我跟上這個團,要我好好學習,回國才能出人頭地!』這段話讓我印象深刻,我當下問自己好幾個問題:『較富有的家庭讓孩子出國學英語,經濟狀況不好的父母要怎麼辦呢?學習英語真的只能靠出國嗎?如果有機會,我該做些什麼?』不到一刻鐘,心中的聲音告訴我:『我不要讓臺灣的孩子跟他們一樣,要出國才能學英文。我希望讓孩子在臺灣的土地上,就擁有好的英文學習環境。』這個想法一直縈繞在我心中。 任職臺北縣長之後,我找來教育局的夥伴一同討論,希望給孩子好的英文能力,奠基當世界公民的基礎。討論之後訂出兩個方向:一是為孩子建構浸潤式「英速魔法學院」,提供北縣學子優質的英文學習環境;另外則是為英語老師成立「正音班」研習營,讓老師透過專業的正音班訓練,能講出更流利且更道地的英語。 多年前一首膾炙人口的歌《We Are The World》,唱出了四海一家的人道關懷,曾幾何時,全球化與地球村已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擁有良好的外語、尤其是英語能力,更成了探索世界、與國際接軌的關鍵競爭力,愈早接觸,更能輕鬆學習及吸收,奠立良好的英語基礎,也能更快速延伸學習其他外語。 Hello, Nice to meet you!隨著國際化與地球村的來臨,世界的距離已在無形中愈來愈接近,溝通不再只是以自己國家的語言為主,而「英語」是目前全球最重要及通行的「外語」,英語的學習已經成了和世界接軌的重要起點。 放眼國際,許多國家學習外語都是從小就開始接觸,例如新加坡小一至小三每週英語節數就達10到12節課,香港、泰國、韓國、中國大陸、日本等國也都是「從小學起」,我擔心,臺灣再不迎頭趕上的話,將會輸在「起跑點上」。 於是,我自上任以來即積極推動從小一開始學英語,首先是推動「活化課程」實驗方案,參與的學校自96學年度起,小一、小二實施每週3節英語教學;小三到小六每週4節英語教學,至98年3月止,計有828班實施國小英語活化課程,未來計畫擴增至85校、共2000班。其次是任教低年級英語教師必須接受30小時的專業訓練,而且英語專任教師必須接受4週密集正音訓練,最後就是成立「英速魔法學院」,以浸潤式生活課程及五天四夜的美式英語營隊體驗課程,讓學生在最自然的情境中開口說英語,而且不出國就能體會出國遊學的樂趣。 不過,這樣的作法卻引來學者專家認為會造成「揠苗助長」、「擴大城鄉差距」的疑慮;也因此案被教育部以「違背國教9年一貫課程綱要的學習總節數規定」,扣減北縣評比分數。但事實證明,試辦活化課程以來,獲得8成8以上家長肯定,學生支持度也達9成4,原本有疑慮的學者專家也在實際接觸之後,從反對轉為支持的立場,讓臺北縣更肯定是走在「對的路」上。 當然,無論英語學得再好,它都只是一個與國際溝通的媒介,更本質的意義還是在於可藉此認識世界更多的不同文化和觀點,學習地球村的新概念,也更能夠認知自己身為國際公民應盡的責任與義務。如果臺北縣擁有愈多胸懷地球村素養的小小國際公民,未來一定能夠發展為泱泱大度的國際城市。 臺北縣早已為縣內孩子準備好學習英語的搖籃,打造優質的英語學習環境,讓孩子們在學習英語的長路中,不僅贏在起跑點,也能贏在終點……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