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立報社論:核四將成為政治操作議題
2013/07/10 12:52:41瀏覽46|回應0|推薦0

台灣立報2013-7-09 21:34 作者:本報訊

  據傳立法院將在月底召開臨時會,屆時的處理重點之一是「核四續建」的公民投票提案。從政治運作的觀點來看,核四公投成案的可能性高,但是,過多的政治操作,卻是徹底壓抑核四作為公共議題的潛力。

  台灣以外的核電大勢頗為看好。首先是在福島核災之後,一度宣布朝向零核電方向發展的日本,立場已經開始鬆動。日本在福島和災後將所有核電廠暫停運轉一度成為反核人士常用來作為反核的佐證,但是日本從那時就只能採用天然氣、燃煤發電來填補核電的發電缺口,造成電價上漲、電力供應不足、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的後果。在此壓力下,日本以較嚴格核能管制法規來換取核電的重新使用,目前至少有10座核電廠正等待核准重新啟用,當中就包括與核四同樣採用先進沸水式反應爐的柏崎刈羽電廠。

  核電政策與經濟改革是日本安倍政府的重要政策,而本月21日的日本參議院改選就被媒體定調為安倍團隊的政績公投。由於目前各方仍看好安倍獲得選舉勝利,因此未來半個月的日本政局發展對於台灣推動核四續建將會是個助力。

  此外,天然氣發電曾被反核人士視為核能發電的成熟替代方案,尤其是美國從頁岩開發技術獲得充沛的天然氣,曾被反核人士引為例證,認為天然氣的價格將會因為頁岩氣的大量開採而降低,而讓燃氣發電的經濟效益可以成為核電的重要替代方案。這個概念已經由日本進行嘗試,日本曾經希望美國輸出頁岩氣,甚至還為此而入股投資美國的頁岩氣開發商,然而美國目前所給的方案,是最快在2017年才有頁岩氣輸出的計畫,而現有的天然氣輸出國,為了避免頁岩氣成為現有天然氣的「價格殺手」,也展開應對的方案。

  至於在國內,更是可以看到許多跡象。苗栗苑裡反風車事件所引發的社會關注,以及6月底由媒體揭露的「二氧化碳封存在岩層可能釀成災難」的消息,不論是刻意或是無意的操作,對於反核團體而言,都是不小的形象負債。風力發電曾經在許多反核論述中,被視為是替代核能的優質候選人。至於二氧化碳捕捉、封存,則是美國期望用工程技術來解決溫室氣體排放的一個選項,美國工程界為了抗衡環保人士主張人類要改變生產、消費的模式來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論述,於是從工程技術的觀點提出,在不更動現有的能源使用、工業生產、生活方式時,直接將造成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封存到深層地殼、海底的模式。

  因此,對於倡議核四續建的陣營,目前可以引用的資源頗多。7月底舉行立法院臨時會的時間點,是在日本選舉結束、各方對現有政府的政治評價都暫時底定之後,對於台灣想要從政治技術來解決核四爭議的陣營而言,這是個可以善用的時機。而這也是反核陣營、以及島內有識之士最需要投入心力來解決的。

  因為,核四是台灣少數還能引起共鳴、引起注意的公共議題。這並不是因為運動人士夠努力,而是我們受益於西方的反核運動所帶給人的模糊印象。到目前為止,台灣在核四這個議題應該具備的辯論、說服過程完全空白,而只有群眾動員、立法院內的政治算計,以及貧乏的理性論述。

  缺乏討論、辯論,只能讓核四成為公共話題,而不足以成為一個公共議題。沒有議題意識的狀況下,核四將會淪為單純的政治操作議題。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7916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