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3/26 22:19:45瀏覽310|回應0|推薦0 | |
自本周一開始,北部地區連續下了三天雨,但仍無助於旱象的紓解,原定 台灣平均年降雨量約為 此外,台灣每年自來水管漏水率約19.55%,一年漏掉大約6.2億噸水,2013年台灣自來水公司編列預算,未來9年將投入新台幣645億元改善管線,希望在2022年時,將漏水率由19.55%,降至14.25%。不過,即使斥下鉅資,以全年供水31.15億噸估計,計畫完成後,台灣每年的漏水量仍多達4.4億噸,預估計畫完成後全台每年流失的水量,仍高達1.3座翡翠水庫的蓄水量。 因此台灣缺水現象的發生,天候與地形固然是重要因素,漏水問題遲遲未能改善,也是重要原因。檢討台灣缺水現象是不是可以拿地形特殊、天候無常、管線老舊等原因為由,認為已經「盡人事」,遇到去年秋冬以來之旱象,自然只能「聽天命」,除了分階段限水,我們就無計可施了嗎? 看看以色列的例子吧。以色列國土有七成被沙漠覆蓋,年平均降雨量在北部及山區約500至 然而,以色列從1948年復國至今,儘管人口不斷增加,由原本的八十萬人口至2015年估計增長十倍將達八百萬人口,在降雨量無法配合成長的情況下,其主要因應之道是利用水科技開發其他水源。主要的開發成果包括兩方面:第一,污水循環再利用,過去幾年以色列的污水再利用率達80%以上,再利用比例居全球之冠。第二,海水淡化,以色列有全球最大型的海水淡化設施,每年處理高達140至150百萬立方米海水,擁有全球成本最低的海水淡化技術,更沿著地中海設了五個大型海水淡化廠,預計在2015年生產500百萬立方米的淡水。以色列的日常飲用水中,超過40%來自海水淡化,至於家居一般用水則高達80%來自海水。依照其計畫遠景,預計在2050年時,以色列的日常飲用水有70%來自海水,全年供水量達1,491百萬立方米,屆時海水將成為以色列的主要水源。另外,以色列已經有公司採用先進設備及統計與數學運算法,監督供水網絡,將漏水信息通知政府水資源管理部門,迅速進行維修,有效減少用水的浪費。 依據中央氣象局統計,台灣正面臨67年以來最嚴重的乾旱,經濟部水利署自 從台灣與以色列的比較來看,台灣的水資源管理政策,向來偏向「聽天由命」:遇到旱季只能以限水因應。長期以來,對於水庫的疏浚幾乎毫無成效,導致水庫壽命減少,蓄水量持續銳減;在降低漏水率方面,2022年漏水改善計畫完成後,仍將有14.25%的漏水率,或4.4億噸的漏水量,漏掉的水還超過以色列年降雨量的三分之一。在工業用水回收方面,經濟部自1994年起陸續推動工業節約用水之相關政策及施政計畫,針對工業用水回收率訂定2021年達到65%之用水回收目標,仍較以色列目前污水再利用率已達80%相去甚遠。至於台灣四面環海,如果確實難再興建水庫,應可向以色列取經,廣建海水淡化廠,讓民生用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絕,不必受到限水之苦。政府擁有許多水資源專家,每年出國考察研習者甚眾,何以與民生相關如此重大議題,直到災情擴大才發覺,「臨渴掘井」可說是此次旱災的最貼切寫照。我們期盼相關部會「亡羊補牢」,及早向以色列取經學習。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