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井邊之蛙:企業排名指標的尷尬
2010/12/22 23:42:11瀏覽389|回應0|推薦0

台灣立報2010-12-22 21:20 作者:徐世輝

  上週一,在電子產業小有名氣的EE Times公布了年度表現特出(made a difference)的十大執行長名單,台灣首富赫然名列其中。尷尬的是,本地媒體幾乎沒有提到。

  這種情形讓人感到好奇,特別是,向來熱中製造「百大企業排名」、「明星經理人」,也善於引用國外相關排名的本地媒體,此次卻很有默契的漏報(譯)此新聞。怪異之處在於,此刊物並非是無名之輩,在相關新聞圈、產業界當中,它有一定的公信力、知名度,本地專業記者看重它的程度,絕不遜於社會新聞線對於PTT的重視;業界更是以此補足本地媒體在國際視野的不足。更何況,這是除了晶圓代工之外,少數會排上該刊醒目位置的台灣硬體製造業消息。

  但是,只要看網站上對於得獎名單的簡介,就可以理解新聞界突然進入「無線電靜默」的原因:「連環跳」事件中的公司形象處理。

  這當然不是媒體向來塑造的「台灣之光」想像。所以,儘管台灣首富這次是與谷底翻身的摩托羅拉、雄圖大略的ARM等跨國公司執行長並列其中,或許是得獎的理由太過怪異,結果,媒體都成了失聲畫眉

  這不是媒體第一次在面對國際媒體報導時,採取視而不見的態度。最近的例子,還有某Ha開頭的世界知名企管學府,在列出世界百大執行長排行榜時,完全沒有本地的企業上榜。

  財經媒體喜好為企業進行排名,「百大企業」之類的排行榜幾乎成為每年的例行公事,宛如業界的年度選美。在小小的台灣島上關起門來玩排名遊戲,宣稱自己的排名基準是科學、公正,然後推崇某些企業人士為傑出,一點都不難;引用國外的排名,來佐證本地企業的「傑出」,也不怎麼難。困難的是,本地媒體的排名邏輯、計算方式,跟國外媒體放在一起時,顯得沒有說服力,而媒體塑造的業界名人,一放進國際的比較脈絡,並不具備高度的特異性。用熱門的術語來說,就是「沒有跟國際接軌」。

  這是本地媒體在面對「台灣首富上榜」的難處。要引用國外的排名,則是形同揭自己的瘡疤,本地媒體歷來宣揚的台灣企業的優越性,在此顯然不對等;要反駁國外媒體的不合理,則會涉及「排名是如何做出來」的基本問題。這是本地媒體的最大罩門,歷來關於排名在出爐前經歷細部「微調」的傳言不斷,業界、媒體都心照不宣,有如國王的新衣。更嚴重的是,這次連分析「為什麼XX能、YY不能」都辦不到。

  一個國外指標,讓我們看到台灣產業、媒體所面臨的困境。

(策劃人員)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47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