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育論壇:解決活化課程爭議 唯有回歸專業
2010/05/19 01:03:35瀏覽332|回應0|推薦0

台灣立報/教育論壇/2010-05-18 23:00

羅德水

  延燒多時的北縣活化課程爭議,在教師團體堅定表達立場並於週日發動「516牽手護童年」遊行陳情活動之後,原本態度曖昧的教育部終於改口,吳清基部長日前明確指出:「周縣長踩到課綱的紅線。」教育部並且在513發函(台國二字第0990081616A號函)台北縣政府清楚說明教育部立場。

  教育部的立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活化課程違反教育法制:依據教育基本法第9條第1項規定,教育制度之規劃設計,係屬中央政府之教育權限,而課程綱要為教育制度規劃設計之重要部分,基於教育平等,應有全國一制性規範,不宜因地方自治團體之財政、能力不同,影響城鄉學童受教權益,北縣實驗方案之依據既為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即應符合課程綱要規範。

  二、實驗課程不應全面執行:北縣英語活化課程既標榜為實驗方案,卻又不容許學校和學生家長自願參加,且又將於99學年度全面辦理,顯然已非屬實驗性課程。

  三、非學習節數不屬於正規課程:台北縣政府為規避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之規範,此前再三宣稱活化課程係「非學習節數」,對此,教育部明確指出,活化課程若定位為「非學習節數」,則應取得學校與學生家長同意,且課程內容不得為正規英語課程的一部分,否則將影響未參加學童的學習權益。教育部建議,活化課程宜調整為以補救教學、課後活動、課後社團活動等方式辦理。

  四、應確保師資質量:教育部指出,英語教育成敗之關鍵,除經費資源投入外,師資品質更不容忽視,台北縣政府應確保縣內各國小英語師資質量是否合格、專業且充足,並研擬周妥配套措施,俾保障學生學習權益。

  五、缺乏有關課程成效之實證資料:針對北縣府宣稱,活化課程獲得家長、學生高度支持一事,教育部則直指,北縣府所提供之成效評估資料,係屬意見調查類的間接性資料,並要求北縣府提供更直接的課程成效實徵性資料,例如,學生興趣、動機、能力之變化學習成效、評量結果、相關教育專業之評估等。

  毫無疑問,相較於此前模棱兩可的態度,甚至放出在北縣試辦完成之後、將作為未來政策推動與課綱調整參考的風向,前揭教育部立場確實清楚點出北縣活化課程之缺失。一言以蔽之,北縣的英語活化實驗課程,既不適法又不專業。

  讓人遺憾的是,在台北縣教師會發動「516牽手護童年」遊行陳情活動,以及教育部明確表態反對違反課綱的活化課程之後,台北縣長周錫瑋仍然表示,「中小學教育是地方政府權責,縣府一定會做下去」、甚至連「誰也不能逼我」都說出口了。

  我們以為,本案是純粹的教育議題,非關政治,更不涉中央與地方之爭,或教師與家長之爭,究竟活化課程有無違反教育法制?實驗課程能否全面執行?強制加課何以又變成為非學習節數?會不會排擠其他縣市師資?顯然也只有回歸專業才能解決爭議。

(教師)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4045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