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五一國際勞動節的由來是什麼?
2009/09/22 18:22:05瀏覽1720|回應0|推薦0

                              簡略的說,〝五一〞

是工人爭取縮短工時的鬥爭。

是國際工人階級的聯合鬥爭。

十九世紀末<1880年代>,工業逐漸發達,當時不少工業化國家的工人,每天工作時間長達15-17小時,每週工作6-7天,工人為了爭取縮短工時,於各自的國家裡展開了罷工風潮。

當時,以美國勞工為首,進行了至少3000宗以上的罷工事件,其中尤以芝加哥的乾草市場事件,遭軍警鎮壓死傷最為慘重;美國勞工的抗爭,引起世界各國勞工運動領袖的注意與跟進;直到1889年國際工人協會在法國舉行大會,會中一致通過訂定五月一日為國際勞動節,並做了以下的決議:

「在這個規定為永久的日子裡,一切國家、城市的勞動者,都要在這一天組織大規模的示威遊行,要求執政當局通過立法,把工時限制在八小時以內。」

 次年<1890年>的五月一日,歷史上第一次的五一勞動節來臨時,全世界各地有上百萬的勞工,在各自的國家裡、城市裡進行罷工示威,隨之而來的是官資聯手的鎮壓,但仍抵擋不住勞工的示威風潮;又經過了許多年的艱辛奮鬥,才爭得現今的〝八小時工作制〞。此後,〝五一〞遂成了每年例行性罷工示威以紀念國際勞工運動的正式日子。

台灣的五一抗爭史

     台灣的五一抗爭始於日據時代,在當時的兩個進步組織〝台灣文化協會〞及〝台灣農民組合〞的帶領下,於1926年開始興起。從1926年至1931年間的五一訴求重點為:「確立八小時勞動制」、「反對解雇、減薪、延長工時」、「男女同工同酬」、「實施最低工資法、失業保險法」、「一切稅金由地主與資本家負擔」、「建立工人、農民的政府」等等;直到1931年因中日華北戰爭爆發,日警全面取締而告終止。

     台灣的勞工運動自1931年後,又歷經國民黨近四十年的戒嚴體制,直至19877月解嚴,才又開始復甦;於1987年底工黨的成立,及後續南北各地風起雲湧的工運浪潮,從新工會的成立、舊工會的改造,及到處爆發爭取勞基法的落實、加班費的追討等事件中,終於接續上1931年以來被斷絕了半個世紀之久的〝五一〞勞工運動。

桃園縣新世紀愛鄉協會 2004.5.1  版權沒有歡迎影印傳閱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33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