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氣候變遷 促南北半球紫外線增減
2009/09/07 17:24:38瀏覽330|回應0|推薦0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法新社巴黎6日電】2009.9.7

一項最新公布的研究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將破壞珍貴的地球臭氧層,導致南半球高緯度地區的紫外線強度提高,並降低北半球高緯度地區的紫外線強度。

報告指出,估計至本世紀末,南極洲的紫外線強度可能在季節性高峰期增加20%,斯堪的那維亞北部、西伯利亞與加拿大北部則可能減少將近1/10。這種變化可能有害人體健康,因為曝曬紫外線過度與癌症、白內障、農作物受損有關,曝曬不足則會導致維他命D不足。

多倫多大學大氣物理學家蜜雪拉赫格林說:「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氣候變遷足以危及臭氧層,並導致南北半球的紫外線強度增加及減少。眾所周知,曝曬紫外線過度有害健康,曝曬不足可能亦然。」

臭氧層是指大氣同溫層中聚集的臭氧分子,高度約10公里50公里,可過濾陽光中有害的UVB射線。科學家1970年代發現,煙霧劑與冷凍過程中所使用的氟氯碳化物是臭氧層變薄的元凶。據蒙特婁議定書,各簽署國必須逐步減少以至完全排除這些化學物的使用量,估計至本世紀下半葉,南極洲因為氟氯碳化物所導致的臭氧層「破洞」即可復原。

前述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期刊的研究報告指出一種前所未見的威脅。它不是來自臭氧層變薄或出現破洞,而是來自高緯度強風驅動臭氧層的方式。

在北緯60度以上的地區,亦即相當於斯德哥爾摩、赫爾辛基、聖彼得堡的位置,2095年的紫外線強度估計將較1965年減少9.1%,北半球的中緯度地區減少3.6%,熱帶地區增加3.8%。南半球的中緯度地區不變,南極洲平均增加3.2%,春末夏初則可能增加20%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329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