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潘華生-台灣甲午年的七七
2014/07/08 15:30:03瀏覽399|回應0|推薦0

20140708 04:10中國時報 潘華生

  每次到北京,導遊總是介紹頤和園的精美宏大,若問起頤和園與台灣有何關聯?卻多不知。然而稍有近代史知識的人,都知道這座園和中國近代海軍的關係。1885年,慈禧太后挪用海軍軍費重修頤和園,導致北洋海軍的戰備整訓發生困難,訂購英國軍艦的計畫也被迫停止,反被日本購進,導致日本擊敗中國,強割台灣。如此,頤和園不單是中國海軍的恥辱柱,更是割讓台灣的紀念碑。

  因此,台灣人看待七七,有著更多複雜感慨的情緒。我們應當反思的是國家體系的進步性問題、後殖民問題,以及政權的正統性問題。

  首先,國家體系的進步性問題:國力強大與否,絕不是幾艘軍艦多寡的問題,更多的是不同國家眾多系統間的能力較量。19世紀60年代日本明治維新後,在經濟、軍事、以及科學管理的發展上便迅速超越腐朽僵化的清王朝。例如,頤和園的整修更多是國家預算制度的缺失;甲午戰爭的最終失敗可能與國家的動員能力有關,反映出的是深層的國家管理的制度問題。乙未割台是落後挨打的祖國被迫拋棄了台灣。

  進入民國年間後,當軍閥忙於內戰與搜刮的時候,日本逐步蠶食鯨吞當時中國最富庶的東北,於是,中日在經濟和軍事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大。在1936年,民國的產鋼不過4萬噸,日本卻達580萬噸。民國政府的年財政收入只有3.7億美元,僅相當於日本的八分之一和美國的八十分之一。可見日本對中國的蔑視是有充分的事實基礎的。

  其次,是逆選擇與後殖民問題:乙未割台之後,台民眼前的選擇有限:武裝抗日雖然愛國但可操作性甚低,日本能在甲午戰爭中擊敗中國,何況台灣游勇?因此,大多遭到殘酷的鎮壓而旋即失敗;協力者則是日本推行同化政策的樣板,很多更與日本的近代國家資本主義下的拓殖政策相結合,因而成為巨富。

  較有條件的官民約6000多人選擇內渡回國,其後還有更多台民陸續回歸中國抗日,然而,迎接內渡台灣歸僑的,卻是軍閥混戰兵燹連天的中國。對比留台成為巨富的協力者,逆選擇的結果是動盪的中國對不起忠節內渡者。

  一般台民只能成為順民,在日本的殖民教育中接受改造而進入近代社會,這是台灣的「脫中入日」的起點。要解脫殖民地心態,更重要的是省思在我們身邊無所不在的日本文化霸權,力圖使自己的民族文化從邊緣狀態回歸到其應有的位置,甚至成為新的文化中心。這點韓國已經完全脫去了被殖民心態,而台灣沒有。

  最後,政權的正統性問題:許多親歷過抗戰的一代,不能原諒國軍抗日歷史功勳被政治需要而劫奪。過去歷史是由勝利者所書寫。大陸宣傳共產黨領導抗戰,但除了稍具規模的平型關與百團大戰,就只剩下游擊戰、麻雀戰、地道戰、地雷戰。國民革命軍抗日的部分,則只宣傳19路軍以及李宗仁的臺兒莊大捷。坦白說這樣的抗日歷史與「金日成抗日游擊隊」的歷史一樣不可信。刻意突出19路軍以及李宗仁是因為他們後來都站到了蔣介石的對立面,其他的國軍的抗日歷史,則因為政治宣傳的需要,全部淹沒在歷史的荒煙蔓草中。

  所幸,在這個資訊相對充足的時代裡,歷史不再是一家之言。再加上近年來國共的和解,創造出回歸歷史的寬鬆大環境。才能漸次破除虛偽的政治正統性問題,走出簡單的標籤法則(領導抗日、人民的共產黨vs.消極抗日、反動的國民黨),才還原歷史的全貌,才能與犧牲奉獻的抗日國軍及其後代和解。

  其實,歷史上的甲午年也包括了明成祖朱棣的大破瓦剌,以及南宋的滅金雪恥。因此,省思甲午的七七,最重要的是總結教訓,進而創造中華文明與體系的進步性。改革開放解放了體系的生產力,連續30年的高速成長,更成為世界最重要的製造業大國,也是動員能力最強大的政府。更要發揚創造力,使其在文明軟實力上也能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才可以真正完成心態上的去殖民化。

  如今中國的經濟規模已經是日本兩倍以上,遠超過日本。中華文明體系的進步就是對日本在120年前以及現在對中國挑戰的最有力回應。(作者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14888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