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All we know is that we don't know-王傢軍2010攝影展
2010/02/08 22:15:31瀏覽685|回應0|推薦3

http://obscura.twbbs.org/

展覽時間:2010.2.10~2.28
展覽地點:台北捷運中山站藝文廊

文/王傢軍
2009年結束,我離開了原先的工作崗位。忽然之間,我多出許多的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這些事可以不用再被賦予別人期待的意義, 所以我再次走上忠孝東路,拿起相機。

對許多生活在台北的年輕人來說,台北的意義可能不在「首都」、「大稻程」或「中正紀念堂」,而是東區的「茶街」、「Luxy」、「錢櫃」以及在東區附近的誠品書店,嚴格而言,對像我這樣剛離開大學時代的人來說,東區的範圍很小,僅限在sogo開始到延吉街附近,你會看見穿著入時的男男女女,以一種年輕的方式步行,他們的目的不用說是朋友或情人的身邊,東區的每個角落都有上演偶像劇的可能性,即便無人駐足他也是個美麗的空景。從George Berkeley 的哲學來看:「存在即被知覺」 (To be is to be perceived),對於當時的我來說,總統府不存在、內湖、天母不存在,甚至就在台大旁邊的寶藏巖也不存在,存在的只有東區,甚至可以縮小到東區的夜店、書店、百貨公司,那個時候,只在略帶酒意的六點清晨,微微的陽光撒下,看著朋友陽光下抽著煙的影子,才有著一些自由的、正常的、疲累而愉快的呼吸。

我沿著忠孝東路以邊走邊拍的方式旅行,時間和距離不定,就這樣一步一步,藉著步行和底片,我重新檢視曾經只是回憶配角的街景,從善導寺到北科大,從隱晦小巷到熱鬧街道,從早到晚,忠孝東路承戴著這些城市人的雙足,穿著入時和不入時的,手裡拿著購物袋或回收瓶。在七八點會有移動的早餐車,忙碌面無表情的學生和上班族,凌晨則有等待醉意散去的年輕人、瑟縮在角落的遊民,一台台的摩托車會停在騎樓,等待送報的行程。

那些曾經映入眼中卻未留意的景物、對比強烈的黑白照片,和真實顯得遙遠,卻是比較接近我心中的城市意象。一些我之前從未走進的巷道,一些走過許多遍的,這次都重新用鏡頭去看去觀察,在東區閒晃,我不再有要去的地方,不是去購物、赴約或看電影,只是為了「看」,我一次又一次走在忠孝東路上。

而在我行走的同時,耳機裡則播放著oasis。

錯過了英倫浪潮,我在大學才聽到oasis,他們成為我第一個熱愛的樂團,聽他們的現場演唱是我小小的人生願望,2009年四月,他們第一次來台演唱,我當然在現場吶喊跳躍,結果半年後,oasis宣布解散。「All farewell should be sudden」我腦中閃過英國詩人所說的話。所有的回憶彷彿在那場演唱會走到最高潮,然後終止,oasis和東區,十年前的記憶,似乎同時開始,同時消失。

重新走上忠孝東路,我試圖不去尋找己經逝去的個人片斷的記憶,倒是希望在執行拍攝的同時,喚起可能出現在未來的光明,一些不曾知道的事現在知道了,但也或許,「All we know is that we donʼt know」:只是知道從未知道,關於東區、關於自己,關於攝影,也或許因此,未來才有前進的可能性。

「ALL WE KNOW IS THAT WE DONʼT KNOW」源自the masterplan, oasis的歌曲,指向那些我們曾經看過(或自以為看過)的影像、街道、城市和記憶,同時,做為一個小小的匆促的攝影展的名稱,也向十年前的自己、持續變化的東區,還有oasis致敬。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ysoldier&aid=3763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