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知識大觀園】月球身世大揭祕 兩個月亮
2011/12/16 10:37:53瀏覽784|回應0|推薦1







BRAVO!隨堂測驗
                                                             【答案就在本文中喔】

在閱讀文章前,請讀者不妨自我挑戰一下,試試能否答出下列的問題吧:

1
你可知道科學史上有關月球的起源,共有哪四大說法?
2 你知道天文學家如何探測月球的內部構造嗎?

撰文/李瑾

了解月球,從探測地球開始

       人類最了解的行星,大概就屬地球了,它的構造像顆雞蛋,而我們所站立的地球表面雖然堅硬,但相對於地球來說,地表這幾十公里其實不過就像「蛋殼」般薄薄一片;而在地殼之下,則是密度較大的岩石所組成的地函,它就像雞蛋裡的「蛋白」般;至於地球中心的「蛋黃」位置,則是由高溫的鐵鎳(液態)等金屬所組成。

       或許有人會好奇,如何探測出這些結構呢?其實,天文學家是從觀察地震開始著手,由於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遞能量時,會因不同密度的物質而改變地震波的方向與速度,甚至造成震波折射或反射。因此地震發生後,研究各地的地震紀錄就可以了解地球的構造了。


       許多行星普遍都有這種「雞蛋」構造,如火星、金星,甚至是本文探討的主題──月球,它的內部結構也是如此。以月球來說,其內部可分為月殼、月函以及核心三部分。月球直徑約三千五百公里,核心只有約三百公里,約僅占月球質量的
1%∼3%。相較於地球核心約占了地球質量的
30%,月核顯得非常的小;而月函是月球的主要部分,其厚度約一千多公里,占總體積的六分之五左右;月殼就是我們所看見的月球表面,平均厚度約六十五公里,主要分為黑色區域的月海註1與白色區域的高地。


       過去,天文學家在研究月球構造時,也曾想「依樣畫葫蘆」,打算利用「月震」(即月球的地震)來測量月球的內部構造,因此月球上也有地震儀!從
1969
年太空人首次登陸月球執行任務開始,太空人都會在月球上安裝地震儀,這些地震儀即使在太空人離開後,還是能以無線電將訊號傳回地球,儀器紀錄最長可持續八年。然而,研究月震比地震困難多了,這些儀器不但要抵抗月球上的惡劣環境,再加上月震強度相當微弱,因此儀器所測得的數據難以精準。此外,這些儀器幾乎都安裝在月球的正面,資料取樣不足,使得天文學家在分析月球內部構造時困難重重。

       除了利用地震儀測量月球內部構造外,天文學家也可以隔空探測月球內部。這是因為月球內部的質量會影響重力場註2,當太空船經過質量很大的區域時,移動速度會被拉慢,因此追蹤繞月太空船的軌道,即可初步探測月球內部的物質分布,例如
1998 年美國太空總署發射「月球探勘者號」太空船,其中的一項任務就是研究月球的重力場,這些測量數據都使人類對月球構造有更深層的了解。


月球 VS. 地球 超級比一比


       在太陽系眾多衛星之中,月球可說特別與眾不同,因為它特別的大註3!月球與地球的質量比,是太陽系所有的衛星與行星中數值最大者,約為
1.23%,因此月球實際上並不是直接繞著地球轉,而是拉著地球一起繞著彼此間的質量中心
註4運轉喔!

       月海由玄武岩所組成,這是一種含鐵量高的火成岩;至於月球高地則多由含鈣、鋁的斜長石所組成,此外還含有一種地球上沒有的礦物
KREEP(或稱為克里普岩),其成分以鉀(K)、磷(P)、稀土元素(REE)為主。這種岩石是岩漿冷卻時,密度較輕且具揮發性的物質浮在岩漿上層分離而結成的,由於高溫融化時,密度不同的液體會分離成層,因此KREEP
的存在,不啻暗示著:月球生成時,曾發生大規模的高溫融化。


       其實,月球正面與背面外觀是迥然不同的,但因月球公轉與自轉的週期相同,導致人們往往只熟悉月球正面,而月海又占了月球正面的一半,月海的朦朧令我們想像出玉兔在上面擣藥的故事情節,但月球背面可就沒那麼浪漫了,那裡充滿了隕石撞擊的坑洞,而且月海極少,幾乎盡是高地。此外,月球正反兩面的地殼厚度也不一樣,正面約五十公里,但背面則厚達七十四公里。為何會如此呢?這個問題長久以來不斷困擾著研究月球的天文學家。

       1970
年代,天文學家為了了解月球的起源,曾著手研究太空人從月球帶回來的岩石,結果發現月岩缺乏揮發性高的元素,例如鉀只有地球的五分之一,因此他們認為月球誕生時應該曾歷經高溫的熔化過程,使得揮發性高的元素散逸到太空。另外,月球的重金屬較少,鐵的比例只有太陽系行星平均值的四分之一,這些都是月球岩石與地球岩石的不同之處。


       不過月岩也有與地球岩石相同的成分,例如兩者的氧同位素比例註5相當!由於太陽系各星體都是從同一個星雲形成,氧同位素的比例在不同區域的雲氣並不相同。也就是說,月球與地球的氧同位素比例相當,表示月球與地球應該是在相鄰之處形成的。

四大起源論,你相信哪一種?

       月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天文學家對此提出了不少說法,從最早期的「分裂說」、「俘獲說」、「共生說」,到最戲劇性的「撞擊說」,雖然莫衷一是,但卻在推論與研究的過程中,漸漸增加人類對於月球的了解,因此這四種說法,其實各有它們的價值與意義呢!

分裂說

       「分裂說」是月球生成論中最早的說法,它是由十九世紀末的喬治‧達爾文所提出(其父為提出演化論的達爾文),他認為月球是由地球分裂出來的,因為早期地球處於融化狀態時,由於自轉速度較快,加上太陽引力造成拉扯,部分物質脫離地球,最後形成月球。這種說法頗受當時天文學家好評,甚至有人認為廣大的太平洋區域就是分離處,海底應該會有大坑洞。不過研究後發現,太平洋海底不但沒有凹洞,地質也非常年輕,再加上早期地球的自轉速度也不可能快到足以拋出部分物質,因而此一說法便慢慢沉寂了。


俘獲說

       「俘獲說」流行於 1960
年代,支持這個理論的天文學家認為月球是從別處形成的小行星,因碰巧經過地球附近而被留置下來。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在太陽系裡的確是有可能的,例如火星的兩顆衛星、木星與土星附近的小衛星等,都可能是被「俘獲」而來的。不過此一說法有個大問題──月球體積這麼大,單憑地球之力,要抓住它實在不太可能;此外,這個說法也無法解釋為何地球與月球的氧同位素比例相當,以及月核特別小的問題。


共生說

       為了解決地、月的氧同位素比例相當的問題,天文學家認為或許地、月是同時同地形成,因此他們根本就是雙胞胎,不過既然他們是雙胞胎,那麼月核與地核比例為何不同?此外,月球為何不像地球那般擁有揮發性高的元素呢?是故這個理論依舊無法說服大部分的天文學家。


撞擊說

       在 1980
年代,天文學家開始利用電腦來模擬宇宙生成的種種問題,他們提出了一個最戲劇化的理論──大撞擊。天文學家認為在四十五億年前,太陽系的雲氣生成後,不斷有小行星從小塵埃中誕生,小行星彼此之間再透過撞擊,結合成更大的星球。推測當時有一個火星般大小的星球撞上早期地球,撞擊的碎片在地球附近環繞,最後這些碎片再漸漸形成今日的月球。


       天文學家認為當時撞上早期地球的星體,體積只有早期地球的十分之一,而且它是從四十五度角,以每秒不到五公里的「慢速」撞擊地球,地球這才得以逃過被毀滅的命運;而在撞擊發生後,「肇事」星體的金屬核心就進入了地球內部,而地球被撞出的內部地函物質,以及被撞得四散的外層岩石,便形成了月球。

       這說法解釋了月核為何較小(因為它不像地球被行星撞擊後侵入內部),也因為它是由被撞擊出來的碎片所形成,因此揮發性高的元素大多在高溫下散逸了,這個說法同時也解釋了地球與月球岩石來源相同,以及氧同位素的問題。


小月球的生成與毀滅

       今年 8
月,重要的科學期刊《自然》發表了一篇文章,提到月球在正式生成前曾有「過渡期」,被甩到外太空的部分碎片不只形成了「大月球」,還另外形成了一個「小月球」,但兩個月球最後因撞擊而融為一體。這顆小月球直徑約一千兩百公里,質量約為今日月球的三十分之一。就像木星的特洛依小行星一樣,在地、月前或後六十度位置的「拉格朗日點」(Lagrangian
point)
註6停留數千萬年後,終於撞上月球背面,並造成月球背面遍布崎嶇山脈!且從電腦模擬中,天文學家也發現這股撞擊的力量,甚至將密度較小且仍呈融化狀態的
KREEP 岩石,擠到近月球側面的位置去了!



未來研究,拭目以待

      
月球可說是除了地球以外,人類最熟悉且研究最徹底的星球了,它的起源與歷史充滿戲劇性。其實天文學家迄今仍不停地探索月球,就在今 年 9 月 10
日,美國太空總署才發射了「聖杯號」(GRAIL)太空船,執行探測月球任務,目的是為了測量月球重力場和地質結構。未來說不定天文學家還會發現更多月球不為人知的身世之謎呢,我們不妨拭目以待吧!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pmaster17&aid=593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