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經濟學十項關鍵因素︰
2008/07/23 13:26:35瀏覽6695|回應0|推薦1

1、誘因很重要

    改變做特定決策時的成本和利益,就會改變人們的行為。

    市場的供需互動達成一股均衡態勢,這個過程並不是瞬間就會發揮作用。

    1970年代開始的汽油價格變動,買賣雙方的因應過程顯示出誘因的重要性,以及在調整過程中時間這個角色的重要。

    誘因是人性的一部份,人們的行動有各種不同的理由,有些自私而有些慈善,但自我中心者和利他主義者的選擇,都會因為個人成本和利益的改變而受影響。

2、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有生產性的資源是有限的,但人們對貨品和服務的慾望卻是無窮的。

    選擇結果的犧牲項目就是所取得的物品或服務的成本。

    政府也許能夠轉移成本,但卻無法免除成本。

    充實知識,發現更好的做事方法,將稀少資源轉換成想要的物品及服務,使人類能夠解脫資源稀少性的束縛,持續改善生活品質,但卻無法擺脫資源稀少性的事實。

 3、人們是在邊際上做決定

    現狀上的增加,所指的就是邊際。

    做決定時,我們不比較總價值,比的是邊際價值。

    資源發揮最大用途︰邊際效益大於邊際成本。

4、貿易促進經濟進步

    貿易是以互利為基礎。

    一、貿易將貨品由對它評價較低的人,轉移到評價較高的人手上。一個國家的財富,不只決定於該國貨品或生產的數量,同時也在於這些貨品及服務是如何配置的。

    二、貿易使得較大規模的產出及消費水準成為可能,因為它容許我們每個人能全力專注在自己最擅長的工作:比較利益法則。

    三、自願性交換讓企業能以大量生產的方式,降低單位成本。開放的市場有個傾向,會採用使生產品價值達到最大的方式,來配置貨品及資源。

5、交易成本是貿易的絆腳石

    實體障礙、缺乏資訊、政治障礙(租稅、特許費、政策規定、價格管制、關稅、配額)。

6、利潤,引導企業進行能增加財富的活動

    市場經濟中,虧損及企業的失敗,最後將會停止浪費資源的活動。

重新把資源導向生產價值較高的其他商品。

    企業主無法確定未來的市場價格和生產成本,他們的決策根據預期;但市場經濟的獎懲結構是很明確的。

7、人們藉由幫助他人賺取所得

    如果要賺取大量所得,必須知道如何給別人最大的幫助。

8、經濟進步主要來自貿易、投資、更有效率的做事方法,以及健全的經濟制度

    進步要能夠發生,市場必須開放,以使所有的人能自由測試它們的創新概念(擁有新產品或技術的創業家,只需要少數投資人願意支助他們)。競爭是要讓創業家及他們的投資人能負責,他們的概念必須面對消費者「實際的檢驗」。

9、市場價格的那隻「看不見的手」,導引買賣雙方促進整體福祉

    市場價格會以精煉的形式獲得資訊。在私有財產權及交換自由的情形下,市場價格協調了每個自利個體的行動。

10、行動的長期後果或間接效果常常為人所忽略

    在政治上有強調一項政策的短期利益,而完全忽略長期後果的傾向。幫助特定產業、區域或是團體的提案,卻沒有考慮對範圍更廣的社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包括納稅人與消費者。如果利益是立即的、選民容易看得見的,但成本則是較難以察覺,且大部分在未來才會顯現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利益團體通常會誤導選民。

    以關稅及配額的方式對國外進口產品施加限制,最初的確能保護國內以較高成本從事類似產品製造的勞工。但這是有間接效果的,而且可能是很嚴重的後果。

    限制貿易並不會創造工作機會,純粹只是重新洗牌而已。在受到保護的產業中,勞工增加的工作機會是明顯的,而間接效果(其他產業喪失的工作機會)卻沒有這麼明顯,而且難以追溯到貿易限制這個元兇。許多人擁護「保護就業機會」這樣的論點,如果進一步檢視的話,這明顯是謬誤的論點。

    政府支出在道路興建、增加警力、強化司法等當然是好理由;但創造就業絕不能構成理由。計畫的結果是工作機會的重組,而不是創造工作機會。這個事實不必然表示不該進行這項計畫,而是表示該計畫的效益必須以證據來證明,其效益大於放棄其他計畫機會的成本。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nyliucool&aid=207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