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城邦曬書 曬到我家來
2006/12/22 18:23:58瀏覽383|回應1|推薦4

買書、看書,對我來說算是一種娛樂,有時瘋起來可以在路上邊走邊看書,以前比較少買書,對於一般的書價並不了解,剛開始接觸網路書店,發現很多都有七九折的優惠,就覺得很便宜了,但去年去逛過一兩次曬書節,再加上有時會遇到網路書店五折、七折的大特價,七九折對我已經不具吸引力了。

上週老弟告訴我,城邦出版在捷運中山地下街有曬書活動,五本以上三八折,而且聽說只到12月22日還是24日(不知道正不正確),老弟跟我說的時候,他已經去了兩趟,總共花了將近七千元(也就是說以原價計算的話,大約是一萬七千至一萬八千元之間)而且因為現場不能刷卡,所以有些書還沒買到,其中有一套是一兩百年前一些冒險家、探險家的探險、拓荒記錄、遊記等很值得看,他買了好幾本,一聽到這樣,我深怕錯過,不顧即將搬家的混亂,硬是抽出一個下午的時間,邀老弟衝去血拚。

星期三中午吃過飯,迫不及待地就想飛奔到書展現場,可惜老弟有時候時間觀念會短路一下下,讓我等了半個多小時才到,幸好下午搭捷運的人不多,一路順暢。

三轉兩轉到了地下書街,行人明顯變少,心裡總覺有些落寞,記得很久以前不知是在哪看過這樣一篇文章,說台灣的閱讀人口和歐美國家相較,比例明顯偏低,人家買書、借書的頻率遠高於我們,由此可以推估我們的閱讀量大幅落後,而一個過了升學期之後就不再有閱讀習慣的國家,如何提升國家的文化水平與經濟社會的進步呢?

那是那篇文章的論點,當時我覺得還蠻有道理的,不過那畢竟是距今十多年前的事了,十多年來,網路的技術日新月異,許多書面的資料都已資訊化,不見得要買書才能吸收新知,不過,紙本的書最大的好處就是不像電腦有幅射,而且看書不怕停電,而有些人仍然喜歡一書在手的厚實感受,買書,還是會有一定的族群。

只是這個族群好像還是偏少。

我和老弟靜靜地進入書展會場,不算小的展場,算算裡頭的人不到十個,換個角度想也蠻好,不用跟人擠。

參展的出版社也蠻多的,商周、城邦、馬可孛羅、積木文化、麥田、邊城...,書籍種類也蠻多,不論是經商理財、生涯規劃、小說散文、歷史文化、旅遊地理、飲食食譜、手作、建築、設計、電腦軟硬體等,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寶,我看到了幾本圖解東南亞歷史之類的書,老弟倒是建議如果對這些地方的歷史有興趣,不如去找專書會有更完整詳細的介紹。

跟老弟出來買書,最大好處是因為他看的書多,也比較會評斷書好或不好,值不值得看,所以他介紹要看的書,應該都有水準以上,而且他會根據我的『程度』,推薦合適的書籍,但對於我『不太登大雅之堂』的興趣──如食譜、理財、手作書等,之前還買了幾本命理方面的書籍──就頗不以為然,覺得那些東西對於修德養智無甚助益,所以這次即使看到了有一兩本心動的『興趣』書,還是沒有行動。

我們如願買了九本馬可孛羅探險與旅行經典文庫的書,又買了許多科學的、文學的、歷史的、建築的、各式各樣的書,兩個人都抱了一大疊,原本老弟還信心滿滿說一定不到三千元,結果一結賬,將近四千四百元,更誇張的是,他只帶了幾百塊錢在身上。

嗚~嗚~嗚~,這次逛書展,最後大失血的是我,我已經不敢想像,我家老爺如果知道我休假沒回家打包整理,反而跑出來敗家的話...,恐怕會雷電交加喔!

為了不增加搬家的負擔,暫時先把書放在辦公室,等到搬完家,再用螞蟻搬家的方式,把書偷渡回家吧!希望別被發現才好喔!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hinklie1510&aid=609951

 回應文章

無憂處女座thinklie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給雪梨情
2006/12/22 18:55
愛書人一起努力看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