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對越新政,「入心」為上(2) ---- 黃宗鼎
2016/09/18 10:38:06瀏覽278|回應0|推薦0

2016-09-17  政大東南亞研究中心協力研究員;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特約助理研究員

對於今後之對越政策,我們可以在哪些地方入越南之心,創造台灣被需要的價值呢?筆者將從貿易、農業與文化等三個面向闡明:

一、協助越南降低對台貿易逆差。

2008年以來,越南年度對台貿易逆差皆維持在50億美元以上,2011年以後突破60億美元,2014年與2015年再翻至80多億美元。目前越南希望我國能減少貿易障礙,以擴大對台出口。

儘管貿易政策的最高目標在於創造最大出超,但為了與貿易夥伴維持永續的經濟關係,筆者認為,仍應顧慮夥伴國對台貿易高度逆差的問題。台灣在1960-70年代初即曾透過「台越經濟合作會議」促進台越貿易平衡,諸如在農業方面協助越南增加黃豆、玉米、橡膠之產量,以供應我國所需;又如在工業上協助越南建立人造纖維工廠及鋁工廠,復由台灣供應原料,俾改善越南出口狀況。

鑒於台越存在邦交時,台灣尚且重視越南對台逆差過大的問題,我國在目前雙方不具正式外交關係,又盼越方善意回應我新南向政策之際,更應該思忖協助越南降低對台貿易逆差之可能性。如果具體方法設計得當,越方不僅會與我更加友好,台灣也能夠挾帶一些自身的商業利益。  

二、以農業協力「入心」

據駐越代表處資料所示,因受到TPP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對農業市場開放之壓力,加以越南具諸多合作潛力,包含日本(JICAShowa Denko集團)、美國,甚至南韓(如KRC集團)等投資者無不開始加強對越南農業方面之投資。儘管越南農業在TPP利基之下,值得台灣團隊前往投資,但若是能在投資同時,以「入心」之角度來進行,相信更能為兩國創造雙贏。

包含越南在內的中南半島,從2010年以來便不時傳出嚴重旱情,越南「湄公河管理委員會」在6月時表示,因乾旱及淡水鹽化影響,造成越南22萬多公頃的稻田受災。有鑒於此,南韓在7月中決定緊急撥款3億美元,協助越南克服相關問題;駐越南韓大使更表示,越南為南韓之重要合作夥伴,南韓將協助越南面對氣候變遷之問題。

遙想我國曾在1967年派遣主持人及高級作物專家前往越南「大叻省邦美蜀」,執行所謂「依克馬農場灌溉試驗計畫」,並在越戰期間,為越方代擬「五年糧食增產計畫」,加以台灣向以農技援外能力自豪,因此政府應可考慮籌辦農技水利團隊,赴越進行相關投資合作,並配套使用台製農業機具與肥料。

三、雙邊關係應以文化為前導

與多數東協國家關係不同,台灣與越南在經貿關係之外,還存在著特殊的社會關係。在台越經貿關係為前導之下,越籍婚姻移民成長之速度與規模,是所有東南亞移民中最快最大的了。近年來,台灣越裔配偶年增1-2千名,預計於明年達到10萬以上。目前越裔配偶在台灣東南亞外配中高佔56%,六都中以新北最多,合計有16,123人。此外,作為新台灣之子,台籍越裔子女人數在新移民子女中亦為主流。按教育部104學年度(2015-2016)資料顯示,越裔台籍小學生有55,481人,佔所有新住民國小生之41.28%,中學生有29,011人,佔所有新住民國中生之39.56%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台越社會之間存在一定規模的婚配現象,但由於這關係主要是為經貿關係所引發,較不是由文化引領而來,故雙邊社會要發展更為廣泛或更具深度的交流,仍有相當之瓶頸。104學年度大專院校留學狀況為例,馬來西亞能以14,946名留學生(多為馬國華人)之數,遠遠超過越南的4,043名留學生,便不乏文化親近性的因素作用其中。

「讓文化先行,令其成為語言學習及經貿關係的前導」,「韓流」的成功正是如此。筆者已在數篇文章中倡議「台灣華流」製造與輸出的重要性。一旦包括越南在內的東協青年樂於接受「台灣華流」,必將帶起台灣產品與企業在當地的商機。尤其在文化作為前導之下,台越關係才更有機會突破政治框架,甚至在政治領域之中發酵。

「文化輸出」的成功關鍵,仍在「入心」,至少是能善用台灣的東協語言人才,以特定國家語言對特定國家進行文化輸出與自我宣傳。據此,我政府實應考慮整合「台灣教育中心」、「台灣書院」等力量,仿效「韓國文化院」之設計,在越南等東協國家建立廣用當地語言的「台灣文化館」,藉以行銷台灣華流。像駐越「韓國文化院」為越南青年開設「韓流之美」等課程、為越南嫁娘開設韓語專班(南韓也有不少越南婚姻移民),乃至於在臉書專頁上用越語同越南青年即時互動等舉措,便很值得政府參考。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74756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