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9/12 09:47:44瀏覽251|回應0|推薦0 | |
2016-08-01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海外院士 最近教育部陳良基次長明確表示,國內學子上大學前必須先選擇科系的制度,已無法適應跨領域的現代社會,他也表達將考慮修法讓學制更彈性,讓大學可以自行調整科系,符合現今社會需求。我們終於有位主管教育的官員注意到國內大學發展必須變革的主要方向。 四年多前的一個晚上,我剛接任東華大學校長不久,遇上一位大二物理系的同學,他問我,「為什麼要來念大學?」暫且撇開造成他有此問題的背後議題,我給他的簡短回應是,「大學四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黃金時光,如何善用這段時間,對於個人未來的發展有重大影響。面對二十一世紀全球化的趨勢,同時面臨老年化及少子化的嚴峻挑戰,如何善用你人生中最寶貴的黃金時光,養成未來一生需要的技能,應是你們上『大學』的最主要目的」。 接下來,我們在東華校園美麗的東湖邊有將近兩小時的對話。重點是告訴他,「一所完全大學,是在培育有特色風範、有專業素養、能關懷並服務社會的年輕人!」我相信一所大學之所以卓越是因為它培養出傑出校友,校友與學校結合成一體,共同對社會與人類做出重要的貢獻。 大學,經由完善的規劃加上執行力,與全校教、職員工及學生共同努力,並與地區的社群、鄉親緊密合作,建構一個完善的社群。大學四年是人生歷程中一段非常重要的階段,我鼓勵他除了鑽研學術之外,也要能多接觸學校及社群的事務,透過這樣的方式養成主動積極的態度。也希望他藉由主動涉外學習的方式,不侷限在教室中,找到自己的興趣、專長,確立自己未來的目標。學習到如何在社群立足,養成回饋社會的能力,進而成為領袖人物,帶領社會國家的進步。 一所大學必須要能依其地緣、環境及師生特質建立其獨特的風格及核心價值。大學要能設置具特色的核心課程,培養學生基本全方位的基礎知識,透過問題導向的討論學習方式,建立專業能力,並由加強學生語文培養國際觀,擴大學生視野,更進一步的培養學生關懷社會的情操,以深耕社區,與本土契合。因此,規劃及推動全校核心課程,依各學院建構的課群及特色課程,建構完善的教學課程,培養學生核心價值概念及素養能力,落實全人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大學的最核心工作。 所以,學生進入大學,應該能有機會接受學校的核心教育,不僅只是專業課程的訓練,這是大學教育的主要目的,學生入學後不分系是達成此目標的有效架構。教育部是主管單位,完全可以決定是否主動的宣示此一政策,或開放由各校自主。此一政策的變化,最直接的影響是大學生入學的方式及各大學的招生策略。招生政策的改變當然是件大事,在此不多討論此一議題。然而,大學生入學不分系的推動,關聯到教育部對高教政策是否可以鬆綁,給大學更充分的自主性及自由度。教育部雖然早以總量控制的方式讓大學自行調整招生員額,但系所架構的調整彈性仍未下放,目前應是適當的時機檢視此方面的政策。在此,我要指出,許多人誤解,誤用了多年前教改提出的「教授治校」概念。 「教授治校」的基本精神就是希望教育部能鬆綁,不要用單一的指標來規範大學的運作。各大學,依其教師社群的特色,發展學校的特色,進一步再選擇適性的學生到學校就讀。如此,才能真正落實「培育有特色風範、有專業素養、能關懷並服務社會的年輕人」的高教目標。 許多人,尤其是學生家長,會擔心大學不分系的策略影響到學生的專業能力,而影響其未來的生涯發展。事實上,進入全球化的時代,我們的大學生將與全世界的年輕人在同一個平台上競逐,他們要面臨的挑戰,要解決的問題非常嚴苛。在知識爆炸瞬息萬變的世界裡,每一個專業在學生畢業的時候,或許已經又有了令人料想不到的進展。最近人工智慧的突破發展,更是可能造成未來許多工作機會被機器人所取代(請參考六月底發行的經濟學人週刊有關人工智慧發展的精闢專題報導)。然而,另一方面,今天資訊科技的高度發展讓學生們垂手可取得需要的知識;跨領域整合能力的培養,更是不可避免的學習方向。因此,大學教育必須努力讓學生離開學校的時候,可以具有與人一爭長短的能力與信心。真正決定學生們人生的,不只是離開學校時的專業程度,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創新能力、國際視野與迎向挑戰的心胸氣度。 蔡總統在她的就職演說指出「我們僵化的教育制度,已經逐漸與社會脈動脫節。…」她又說「改變年輕人的處境,就是改變國家的處境。一個國家的年輕人沒有未來,這個國家必定沒有未來。幫助年輕人突破困境,實現世代正義,把一個更好的國家交到下一代手上,就是新政府重大的責任。」因此,教育部有責任促成各大學,要做到能讓學生們以校為家,生活在一起,互相學習,彼此照顧,一起成長。學校的所有教職員生,共同塑造一個優質的環境,打造一個老師學有專精,隨時激盪新觀念,而學生積極學習,精力充沛,熱情洋溢的校園,塑造一個一流人才互相欣賞,一流學生互相吸引的環境。當然,更重要的,要建構一個完善的環境,讓所有學生得到適才適性的教育,盡情發揮。對一般的學生,要設計一套課程讓他們在學期間,能按部就班接受完整的訓練;而對資優的學生,則要能提供特殊的機會,讓他們能依其特長與興趣完全發揮其才能。此外,為因應人工智慧發展所帶來的衝擊,大學也應該強化讓所有人獲得再教育的機會及功能。 我們的大學教育,應該讓年輕的孩子在大學得到循循善誘的滋養,而找到自我的價值與未來的方向。教育工作者,看到學生們因為大家的努力而轉變,應該是最大的成就,也是至高無上的肯定與鼓勵。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