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5/01 16:20:56瀏覽132|回應0|推薦2 | |
2016-05-01 記者林曉雲/特稿 教育是「人」的培育改造工程,決定台灣社會的內涵及走向,但四一○教改迄今廿二年,教育問題依然繁多,不管是高教、技職、國教都面臨更嚴峻的挑戰。新政府除了針對考試招生改革,最關鍵的是扛起國家應負的教育責任,將少子化的危機化為轉機,從教育的結構面徹底改革,使台灣教育有機會朝向公共化之路前進。 四一○教改運動訴求廣設「公立」高中和大學,但當時的教育部便宜行事,私校大量改制,造成教育公共化比例偏低,大學約三成,高中職也僅約四成。相較之下,美國有近七成上公立大學、紐西蘭約九成、歐洲國家可達百分之百,台灣卻有六成以上學生讀私立大專院校,靠學貸撐出人人可讀大學的表象,現在更須收拾「關校轉型」的爛攤子。 教育公共化的比例過低,使得學生和家長為爭搶「資源較優但名額有限的公校」,使考試競爭依舊存在且更形激烈。新政府雖已宣示,十二年國教希望逐步達到全面免試,企圖緩減升學及考試壓力,但在公私立學校不均優的現實下,讓孩子就近就讀不夠優質的學校,家長難免就會擔心影響孩子未來人生。 此外,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企圖翻轉高中課程,提高自主多元的學習空間,高中教師的轉型益發重要,但過去的師資培育並不重視課程設計,政府投入資源也不足,大學考招方式是否確實配合改變,均關係著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的成敗。 技職教育走歪廿年,學用落差的問題最為嚴重,除了改革高職課程之外,並從產業面提高技職生的就業成就感,才有機會導向「重視能力」的社會。新政府的教育改革成敗在於能否捉住問題核心,如果能大幅提高公共化的比例,除可改善青年貧窮化的問題,也可望釋放「以人為本」的教學空間,讓孩子具備成為「現代公民及自由人」所應備的能力,而非應付考試和分數的機器人。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