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11 22:19:17瀏覽219|回應0|推薦0 | |
2012-06-27 2012年第一季,香港上市的中國銀行業總盈利達到200億美元。銀行以外其他中資公司的盈利合計為270億美元,其中包括像中國石油這種巨型企業的盈利。基本上,銀行業盈利占到中國企業盈利的一半,這在世界上絕無僅有,日本房地產泡沫時期或美歐衍生產品大行其道時,銀行業也沒有達到如此之暴利。 2012年6月7日,對於中國銀行業是一個轉捩點。中國人民銀行宣佈下調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同時將銀行自主浮動的利率區間擴大10%。第二天銀行的商業貸款利率下調,但是存款利率卻不降反升。藉著加大利率浮動區間,中國政府暗渡陳倉,打響了利率正常化的第一槍。在過去幾年,銀行業的經營模式簡單概括起來,就是將企業盈利補貼銀行盈利,以儲蓄者財富墊高銀行財富。壟斷性銀行盈利,加重了生產者、消費者的負擔,乃中國經濟迅速失速的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世紀初,銀行業壞帳累累,舉步維艱,為進行銀行改革,政府將銀行的利差加大無可厚非。如今銀行業風光十足,國計民生卻步履沉重,甚至每況愈下。將銀行利差維持在共和國歷史上的最高水準,則於理不通,於情也不通。 這次利率的改革性調整,其實只是銀行利差縮減的第一步。隨著銀行業向民間資本開放,中小銀行競爭加大,整個銀行利差縮減無可避免。小銀行缺少儲蓄基礎,唯有通過提高存款利率來吸引儲戶。利率市場化帶來競爭,競爭壓縮銀行業的整體盈利空間,對目前處於壟斷地位的大型國有銀行影響尤其明顯。根據香港及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經驗,利率市場化無一例外地終結銀行業的暴利時代,行業隨之重新洗牌。 有人認為,中國的銀行業面臨壞帳壓力,為保障銀行業的健康,政府在利率市場化上不會出重手。這種觀點在邏輯上不通。行業不景、盈利受壓的有許多行業,包括許多經濟的的支柱產業,並未見政府因此減輕政策調控的力度。2009年時銀行曾應政府要求,大舉向地方融資平臺借貸,由此埋下了壞帳的隱患。這的確是中國經濟的一個系統性風險,政府需要小心應對。但是,當年的四兆元擴張計畫,歸根到底屬於財政支出,銀行不過是出納,最終需要財政買單,將這筆貸款由銀行資產負債表上劃歸到財政部的資產負債表上,而非透過利差無限期補貼,由企業與儲蓄者買單。 銀行乃經濟中的中間產品,本身並不創造財富。銀行與經濟其他部門之間的利潤分配,屬於零和遊戲,銀行越富,則其他部門便越窮。壟斷帶來效率的損耗,對經濟、資金分配均非好事。中國銀行業的暴利,已經開始窒息經濟的正常發展,令原本已經進入結構性調整的經濟更加步履艱難,令民營企業生存困難,令新興行業缺乏必要的養分,令儲蓄者所得到的回報與所承受的風險不相稱。 80年代初,中國經濟在文革的後遺症中掙扎。農村改革,帶來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帶來了一次生產力的飛躍。90年代初,中國經濟再次陷入僵局。經濟特區吸引了大量外資,為中國成為世界加工廠奠定了基礎,這是生產力的又一次提升。本世紀初,中國經濟面臨通縮壓力。加入WTO再次為經濟創出新局面,生產力再上一個臺階。結構性改革,是中國經濟突破困境的利器,是提高生產力的法寶。中國經濟現在已經消費了上兩輪結構性改革所帶來的紅利,迫切需要新的改革來釋放生產力,製造新的投資機會,改善經濟運行效率。 筆者看來,打破國有大銀行的壟斷,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這不僅是利潤重新分配的問題,更是效率提升和體制優化的重要一環。在中國的任何一個城市,銀行鋪多過公共廁所,可見其利潤之高。銀行中間業務不足,風險控制能力差,資金運作效率低下,是中國銀行久為人詬病的通病。缺少競爭,使這些問題的改善十分緩慢,銀行依然躺在政策保護之下吃利差,而且越吃越風光。市場開放,利率市場化之下,銀行的暴利時代已經開始結束。 相關閱讀: 1.壞帳扯不清 老外裝糊塗 ----- 何清漣(2006. 6) http://blog.udn.com/teddy5422/2515466 2.德國金融時報:中國銀行沒錢了(2010. 4) http://blog.udn.com/teddy5422/3980617 3.中國銀行體系將發生危機(2011. 3) http://blog.udn.com/teddy5422/5004796 4.陸教授:中國銀行業比預期更糟(2011. 7) http://blog.udn.com/teddy5422/5486 5.高管落馬 為銀行敲響盛世警鐘(2012 . 7)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