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工商社論-大陸「投資反轉」影響台灣經貿布局
2012/05/02 16:44:40瀏覽102|回應0|推薦0

2012-04-28

       中國大陸最近發生了「投資反轉」現象,即外來投資趨減,赴外投資反向大增,使以往大陸「資本輸入遠大於資本輸出」的局面逐漸反轉,將來很有可能出現「出入平衡」甚或「出大於入」的景象。在這種情況下,大陸企業投資項目將越來越多地分布於全球各地,因而台灣的對外經貿布局有必要隨之調整,以掌握新的商機。

       關於大陸投資反轉的數據,依據中國商務部新公布統計,今年第一季大陸新設或新增資之外商直接投資企業5,397家,比去年同期減少9.4,新增「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94.8億美元,也比去年同期減少2.8%。這是多年未見的外資縮減現象。反之,今年同季大陸赴外直接投資,新增金額165.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4.5%,幾乎是倍增。而其在海外新設或新增資之「中資企業」為1,096家。該家數之年增率雖尚未經大陸商務部公布,但據了解,這是單季新增海外中資企業數首度超越千家大關。

       目前大陸上外資企業的「資本存量」,即歷來累積的直接投資金額,為12千餘億美元。至於海外中資企業的資本存量,則為3千餘億美元。兩者之間的落差尚有9千億美元左右。然而,在當前大陸政府積極鼓勵境內企業「走出去」的政策下,未來海外中資的規模勢將持續快速擴張。相反地,大陸上的外資規模,因為經營環境的丕變,如成本上升、競爭激烈等,其未來的擴張速度勢必趨緩,有時還會出現如今年第一季的衰退情況。因此可以預見的是,上述兩套資本存量的落差,將逐步縮小,或在若干年後消失,甚至出現「海外中資多於大陸外資」的局面。

       此種局面一旦出現,則大陸經貿的生態將會和現在大大不同,譬如會有眾多大陸廠商成為跨國企業,而和西方國家的工商業者,面對面爭搶全球資源和全球市場。屆時全球市場和中國大陸市場合流且一體循環,必將全面改寫大陸上的「生意經」。

       然而,最值得關切的問題,乃是台灣方面如何因應這樣的新局面。台灣和大陸的經貿關係,透過ECFA的串聯,正在步步趨於緊密化。將來在全球中資(陸資)企業「遍地開花」的局面下,台灣對大陸的經貿樣態與內涵也會受牽動,而發生「質變」。譬如,陸資和外資之逐漸「混合」,使台灣對陸資入台的管理政策失去「針對性」。也就是說,因為陸資到海外後,難免和外資進行「交融」,以致將來入台的陸資,會變得「中外難分」,讓人分不清楚它究竟是陸資還是外資。因而目前台灣方面審查陸資入台所採取的「中外有別」、「對陸資較嚴格」之政策,就很難再延續下去。將來台灣管理陸資入台的尺度,勢必和外資入台之管理趨於一致化。

         其次,目前台商流行和歐美日商合作,共同開拓大陸市場或全球市場的模式,將來也會因為海外陸資規模的迅速擴張,而發生改變。因為將來陸資掌握更多海外經貿資源後,會成為台商另一個重要的合作對象。而台商和海外陸商的合作形式,可能是彼此聯合投資,共同在海外經營企業,一起開發新產品或新種商業模式,合力賺全世界的錢。也可能是雙方聯手,從海外回頭投資中國大陸,以搶佔大陸內需市場的商機。

       無論如何,我方主政當局面對海外陸資規模快速擴張的現象,一定要改變相關的經貿布局。首先要引導、促成台灣廠商的海外投資,能和其大陸投資齊頭並進。台灣廠商的經營網絡若能全球化,我方才有條件和日益壯大的海外陸資,進行多方面的「相互配套」。除此之外,我方政府對大陸的內需商機,也應改採廣義的概念。因在以往的狹義概念下,我方廠商均以搶攻大陸境內的內需市場為務。然而,未來在海外陸資規模不斷擴張的情況下,海外陸資企業的採購訂單,也會成為我方廠商很重要的商機。這是大陸內需商機向外延伸的部分,亦即為廣義的大陸內需商機。它值得我方大力爭取,俾為兩岸經貿創造更大的附加價值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641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