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李英明:以軟實力化解中國威脅論 ---- 旺報
2012/01/23 10:23:38瀏覽187|回應0|推薦5

2012-01-12

  美國國防戰略檢討報告將中國列為主要戰略防範對象,大陸官媒《環球時報》隨即發表社評警告中美雙方應避免出現「新冷戰」。美中之間已經形成既激烈競爭又複雜合作,既相互遏制又彼此互動接觸的新型的環環相扣關係;在這種關係中呈現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糾葛,既是對手又是夥伴,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又競爭,雙方猶如銅板的兩面,不是完全的對立。 

硬戰形態已過去

  其實,不只是美中之間的關係如此,就連美國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關係也是如此。整個世界基本上進入了有別於過去硬戰形態。而進入了軟或柔戰時代。因應這種世界形勢的發展,歐巴馬政府這幾年不斷推行軟實力和巧實力外交,而美國務卿希拉蕊也不斷倡導多夥伴外交。中國崛起已經是個客觀的現實,在世界範圍所涉及的全球危機,氣候變化,自然環境,區域政治經濟變動等方方面面的議題,美國都必須通過和中國的合作,才能解決問題。 

  從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中關係歷經了一場深刻的變化,到底雙方關係的走向為何,成為一個熱議的論題,而歸納其觀點,主要有以下幾種: 

 其一、認為全球危機將促使美中形成穩固的合作夥伴關係,「中美國」或「G2」的組合將會形成。

  其二、認為全球危機並未撼動美國的實力和世界地位,美國一方面會力求和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國合作,但另一方面則會讓和這些大國關係,服從於美國戰略的需求。 

 其三、認為隨著中國的崛起,美中之間結構性矛盾將加劇,雙方的戰略對抗將勢所難免。    

  其四、認為金融危機後,中國企圖以「北京共識」挑戰「華盛頓共識」,並且希望中國模式能替代美國模式成為具普遍價值的模式,美中之間兩大模式的對抗勢所難免。 

  後兩者論點,基本上反映國際政治現實主義的觀點,從而在論述邏輯上很容易認為,美中將可能走上類似以前美蘇那樣的對抗遏制關係;目前有關美中之間可能出現新冷戰的思維,基本上也屬於上述這種論述範疇;而此次美國所公布的國防戰略報告更屬於這種範疇。 

爭奪話語主導權

  不過,隨著東西冷戰結構的解體,以及全球化的發展,美中之間當然不可能成為朋友同盟關係。但也不太可能成為敵人,彼此之間將是合作與競爭交織的非敵非友,亦敵亦友的關係。美中之間不可能出現冷戰時期美蘇般對抗關係,也不可能形成如美日,美歐或美英般的同盟關係。更不會出現過去英國取代荷西,或美國取代英國那樣的世界霸權更迭的現象。 

  美中共同處於既合作又競爭的複雜關係中,既有具體軍事經濟實力的拼搏,但更會進行對這樣複雜關係詮釋辯護的話語競爭。美中之間既是複雜的全球治理的合作夥伴,也是爭奪價值、意義論述主導權的話語競爭的對手。 

  大陸官媒《環球時報》社評呼籲大陸,應善用經濟力反制美國圍堵,基本上是從國際政治現實主義的邏輯看問題,並沒有清楚的看到美中關係走向爭奪話語權的趨勢中國大陸必須推展對美或全世界的公共外交,並且展開話語論述,積極塑造更好的國際形象,化解「中國威脅論」的力道,強化美中間文化的交流,社會的交往和人民的友誼。跳出傳統的國際政治現實主義的思維,才能真正跨越美中的結構矛盾,擺脫美國的圍堵。(作者為中華科技大學副校長)

中國為何缺乏軟實力 ---- BBC

2012.01.18

提出「軟實力」概念的美國學者,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在《國際先驅論壇報》上撰文解釋為什麼中國缺乏軟實力。

    據他講,最近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警告要重視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小心應對外部文化滲透,其實是在說中國受到來自西方軟實力的攻擊。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新年在《求是》發文強調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並且提醒「國際敵對勢力正在加緊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戰略圖謀,思想文化領域是他們進行長期滲透的重點領域。

    約瑟夫·奈說,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增強,軍事能力增長,同時中國也投巨資加強對外宣傳,改善中國形像。比如中國修建柬埔寨議會大樓,莫桑比克外交部大廈,大規模舉辦奧運會,為提高中國形像和聲譽作努力。2010年上海舉辦世博會,中國博鰲論壇邀請數千亞洲的政治領袖和商界領袖,打造亞洲的達沃斯論壇。中國還在世界各地成立大批孔子學院。

2009年中國宣佈計劃投巨資發展全球媒體公司,同西方全球媒體競爭另外中國還繼續限制外國電影產品進入中國。

    儘管如此,約瑟夫·奈在文章中說,中國發展軟實力的收效卻不大。中國的亞洲鄰國紛紛發展同美國的關係以抗衡中國,但同時美國的鄰國比如墨西哥和加拿大就沒有利用中國抗衡美國的意圖,就說明了這點

    作者最後舉出劉曉波和艾未未被監禁,中東茉莉花革命後中國採取壓制異議人士的做法以及控制互聯網等例子說明,中國發展軟實力的一些成就被抵消。他指出,軟實力競爭其實不是零和博弈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6046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