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23 21:54:59瀏覽261|回應0|推薦0 | |
2011-6-13 喬良、陳志武:金融與國家安全 喬良1:“超限戰”是一個大話題,不同的人由於所處的角度或者立場不同,可能很難就這個話題進行對話。所以,要就此展開對談,我認為雙方首先應該有一些共同的話語範圍或對話目標。我想這些話語範圍,就是金融和戰略,而對話目標,則是美國和中國。陳教授是在美國接受金融和經濟學教育的,受過西方現當代經濟學理論的完整訓練。我不同,我是搞軍事戰略研究的,對金融和經濟學理論則完全是業餘愛好。在研究軍事戰略過程中,我 研究美國軍事戰略的結果,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使美國的軍事戰略,看上去很純粹、很軍事,但是它的箭頭卻堅定指向它的國家利益,而這還不是一般意義上所說的軍隊為國家利益服務。在我看來,美國與其他國家的不同之處在於,一是它的國家利益主要表現為金融利益;二是它的軍事戰略可以直接為實現其金融利益服務。 也許是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一些問題從我的角度看可能會有一些放大。比如說關於美元的問題,在我看來,美國實現國家利益的最有效的方式是金融霸權,而不是軍隊或戰爭。戰爭只是美國實現國家利益的一種輔助手段。而它主要實現國家利益的方式還是通過美元。這一發現使我不得不去研究美元經濟與軍事的關係。 陳志武1:美國或任何國家是為利益而戰,是不言而喻的命題,就像我們說人呼吸空氣是為活下去一樣。中國在自己認為適當的時候也可為自己的利益而戰,這是國家、個人應有的權利——保護自己利益的權利。 那麼,何為利益?利益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顯性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意識形態的、價值觀的、宗教的等等。在今天越來越金融化的世界,這些多種利益到最後都可用金融載體來度量,或說以終極通貨度量衡——貨幣——來度量。雖然許多東西比如宗教利益、文化利益還不能完全以貨幣化方式度量,但一般性貨幣之所以叫“通貨”,在於其作為價值度量衡的通用性,人類社會的貨幣化進程帶來了大家說的現代化,是人類文明發展的 近幾年國內很流行陰謀論,特別是喜歡把金融、貨幣等都加上“戰爭”,這樣當然聳人聽聞,但這是極其危險的,對中國的發展不僅無益,而且還像智力鴉片一樣,使人智力麻木,讓人不會去挖掘市場經濟特別是金融市場的本質,阻礙中國金融現代化、市場經濟現代化的進程。 為什麼不能把金融和戰爭相提並論?因為戰爭是基於暴力,是基於強制力迫使另一方接受施暴方的安排,而金融市場所基於的是交易雙方的自由選擇:你如果覺得不合適,或者如果你有更好的選擇,或者你能做得更好,你可以不接受或者要求改變交易條款,沒有誰強制你必須接受,沒有人拿著槍頂著你的腦袋,如果你不做這個金融交易就將你幹掉。把任何基於自由自願選擇權的競爭關係說成“戰爭”,是混淆概念,沒有建設性價值。 當然,你可以說:從軍事戰略講,一國可以通過毀滅對方的金融體系達到毀滅對方的效果,即“非常規”戰法。——但這不等於“金融戰爭”,更不能說明因此就該從“戰爭”角度研究金融。因為雖然往人體注入毒品可以將人殺死,但我們不會因此而從“戰爭”角度研究醫學、研究醫療技術。就像醫學和戰爭不能混為一談一樣,金融就是金融,戰爭就是戰爭。 中國從乾隆末期、特別是鴉片戰爭以來,從來不缺陰謀論,不缺從道德評判角度來對西方的看待,而不是從建設性角度去追問、研究西方為什麼興起,去問為什麼美國金融、美元得以主導世界的地位,為什麼歐元、日元或者是人民幣沒有成為和美元相等的國際貨幣?陰謀論、道德評判的最大危害,是讓我們似乎站在道德制高點,像阿Q一樣沾沾自喜,麻醉自己的智力探究,使自己失去學幾招的機會,讓自己不能掌握競爭制勝的技能。中國就是這樣陶醉在陰謀論中荒廢了一個半世紀。科學精神從本質上是去迷信化、去陰謀論化,是探究現象背後的本質。美元的地位、美國的金融實力和技術實力是現象,是背後的經濟政治文化制度因素所致。 一國貨幣是否能成為國際貨幣,取決於市場競爭,看哪個國家更有長久穩定的制度保障,哪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讓國際社會更信任、更安全,看其是否具備保證其貨幣價值、購買力的方方面面制度與經濟要素。當美元、歐元、人民幣和其他貨幣,互相之間有同等機會去競爭的時候,從國家主權基金到各國外匯儲備、到全球很多有錢的個人和企業,都自願選擇美元資產,而不一定是其他貨幣資產時,該做的不是指責美元霸權,而是去問為什麼其他貨幣沒有在競爭中勝出。戰爭所依賴的是強盜邏輯、暴力邏輯、炮艦邏輯;而金融市場基於的是靠真本事、靠自願的自由選擇邏輯。 你可以去呼籲改良世界金融體系中的遊戲規則,但一個基本的事實是:人民幣沒有國際化不是別人的圍堵,不是任何人的陰謀,更不是暴力壓迫的結果,而是我們自己的政策所致。比如,資本帳戶不開放,被管制那麼緊,人民幣債券與股票市場對外國投資者不開放,本國人民幣投資市場不發達,利率匯率沒有市場化等等,這些政策不是其他國家強加的,而是自己做出的。有了這些限制與欠發達,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接受度和作為儲備貨幣的 當然,現在採取了很多行動將人民幣國際化,邁出的步伐很好。通過現在關於人民幣國際化的討論,我們很具體地看到,掌握國際貨幣的發行能力不是那麼簡單的。美國掌握了美元的印鈔機,這是一個結果,背後是經過了200多年的美國和國際社會的努力,才有了美元的支配地位。 我非常認同周小川行長過去幾年寫的文章和發表的言論。對於國際社會,如果國際金融體系只能依賴主權貨幣的話,必然給其他國家帶來金融資產價值的不安全,給發行具體主權貨幣的國家以濫用印鈔機的機會,去變相掏空全球社會財富的機會。但是,今天世界上沒有真正的世界政府,沒有世界警察,沒有世界立法機構或執法機構,也沒有足夠權力的世界央行。在各國都強調我的主權是別人不能干預時,就不能有跨越國界的世界政府的存在。在這個前提下,實際上只能由主權貨幣繼續成為跨越國界經濟交換的貨幣,不管投資,還是商品交易,只會繼續這樣的格局。金融危機以後,我們更多意識到超越主權國際貨幣的重要性,但在沒有世界政府,在各國主權觀念不變的情況下,那還只是一種願望。 相關閱讀: 1. 陳佳貴:加快推進中國企業戰略轉型 (2009. 1) http://blog.udn.com/teddy5422/2643828 2. 姚洋:北京共識的終結(2010. 2) http://blog.udn.com/teddy5422/3758064 3. 陳志武:沒有「中國模式」這回事(2010. 8)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