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李筱峰:祖國夢?一場噩夢!
2016/03/26 06:43:00瀏覽230|回應0|推薦0

2016-03-20

日前一位日本媒體人吉川直矢先生來訪問我,訪談中問到:「近十年來你們台灣和中國來往頻繁,為何自認為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不願意接受統一的人,反而越來越多?」

我打了一個情侶的比喻:「因無知而結合,因了解而分手。」這個比喻也許不很周延,不過「台灣認同」的比例越來越高,「中國認同」比例一直下降,這已很明顯。連「統派」的聯合報最近都公布了類似的民調,不接受「一個中國」的民調比例高達八十一%。

其實這種「因了解而分手」的歷史教訓,在七十年前就出現了。戰後初期台灣民心向背的轉變,就是類似的歷史模型。戰後中國接管台灣之初,台灣人以全中國各省未有的熱情迎接心目中的「祖國」,然而真正迎接到的,是「接收」變成「劫收」,「官兵」變成「盜賊」的局面,民心潰決,終而釀成二二八大屠殺。

社會精英的祖國夢,更是一場噩夢,例如:台灣金融先驅陳炘,熱心籌組「歡迎國民政府籌備委員會」,在各地搭建歡迎牌樓,教唱「國歌」,他萬萬沒想到一年四個月後會喪命於祖國槍下!花蓮的張七郎醫師也在市區搭建歡迎牌樓,書寫對聯「歡喜江山歸依舊,迎來旗幟慶重新」,哪知道一年四個月後,他不但沒有「慶重新」,反而父子三人命喪黃泉!台灣第一位哲學博士林茂生以為「從此南冠欣脫卻,殘年儘可付閒鷗」,哪知他所迎接的「祖國」,不但讓他當不了「閒鷗」,卻成為槍下冤魂!林獻堂在日本統治下高吟「祖國我欲乘風歸」,但是「祖國」來臨之後,他終卻流亡東京,留下「異國江山堪小住,故園花草有誰憐?」的喟嘆,抑鬱而終。

當年歡迎祖國的台灣人,就像平日「好龍」的「葉公」一樣,等到真正的龍來了之後都嚇破了膽!為何如此?誠如林獻堂的秘書葉榮鐘所言:「祖國只是觀念的產物,而無經驗的實感」,當真正體驗所謂「祖國」的統治之後,才後悔「這個祖國怎麼和我們心裡所想的不一樣」(林茂生語)。

台灣民主化之後,台海雙邊開放來往接觸,也開始領教真正中國人的德性而有了「經驗的實感」。原來「十億人口九億騙,還有一億在訓練」的順口溜,比起國民黨教我們的「炎黃子孫」的神話要貼切多了。動不動就在公共場所吐痰、吆喝、插隊、吵架、打人的「中華兒女」,讓台灣人開了眼界!至於維權律師、出版商、記者、編輯、練法輪功、起草憲法草案的知識份子,都會隨時失蹤或「被自殺」,這種政治只剩不到一成的「海有逐臭之夫」才想跟他們「統一」。

台灣人不是數典忘祖,而是在「民主自由」與「中華民族主義」之間,有所優先選擇。二二八事件前,台灣人來不及選擇;現在,我們還來得及選擇。(作者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5136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