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23 13:18:22瀏覽1259|回應0|推薦0 | |
根據「官方」的資料,臺灣目前大約有三十座以「義民爺」為主神的「義民廟」(又叫褒忠亭、褒忠祠、集義亭、忠義祠、義民祠....等),散布在臺北、桃園、新竹、苗栗、臺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和花蓮等地(仇德哉,一九九三)。實際的數量雖然可能超過三十座,但是,若和媽祖廟、王爺廟、關公廟、有應公廟這些廟宇相較,則其廟宇和信徙的數量、分布的廣度和密度,其實並不引人注目,也不是臺灣民間信仰研究的重要課題。然而,近幾年來,「義民爺」和「義民廟」卻引起不少爭議和討論,而其導火線則是國民中學教科書《認識臺灣》的編輯與刊行。 《認識臺灣》(社會篇)的「模本」(草稿)是在一九九七年上半年完成、印製,其中不曾提到「義民廟」成「義民爺」,部分人士認為,這樣的「空白」是不尊重客家文化與客家族群,若干客家團體還因此而提出抗議與批評。最後,《認識臺灣》(社會篇)的「編審委員會」決定將「義民廟」和性質相近的「有應公廟」、「萬善祠」放在一起,一併介紹。因而在一九九七年八月正式付印的「試用本」中便有以下的敘述: 至於散布在山邊、海角、路旁的「有應公廟」或「萬善祠」,以及客家人的「義民廟」,所供奉的大多是無主無名的孤魂,表現臺灣人慈悲的胸懷。(頁三0)這樣的處置,並不是純粹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出發,而是為了表示對客家族群的尊重。 不過,自從《認識臺灣》(社會篇)(試用本)刊印、試用之後,部分客家人士不僅不滿意,而且還感到受辱、憤怒,甚至還透過各種團體和政治人物,利用各種方式和管道,不斷要求教育部和國立編譯館「更正錯誤」,同時,也引發了民眾對於「義民爺」信仰的好奇與討論。無論如何,在一九九八年夏天《認識臺灣》(社會篇)的「編審委員會」又再一次做了修訂,有關「義民廟」和「義民爺」的敘述成為: 大約從十七世紀以後,漢人便陸續從中國大陸帶來各種宗教和神明。這些神明所在的廟宇,往往是各個地區的信仰、文化和各種活勳的中心。另外,彰顯慈悲與包容的「有應公」和「萬善爺」,激勵忠義和英勇的「義民爺」,則都是埋骨於這瑰土地上的神明。(第肆章第一節〈眾神的殿堂〉) 這一段敘述,最大的改變在於明示「義民爺」信仰的主要精神是「激勵忠義和英勇」,並且不再強調「義民廟」和客家族群的關係。我相信,這樣的敘述,仍然無法令所有的人都心滿意足。因為,有關「義民爺」的爭議,不僅是一個純粹的學術研究的課題,還涉及不同的信仰、政治、族群立場和歷史解釋之間錯綜複雜的論述。然而,作為一個歷史學者,我覺得自己必須從學術研究的角度,提供意見,讓一些並不堅持特定信仰、政治或族群立場的人,或是願意瞭解並尊重「他人」信仰的人,對於「義民廟」和「義民爺」的性質有比較完整而清楚的認識。 義民廟的分布地區與族群關係 【A】有人認為,「義民廟」主要是指新竹縣新埔鎮的「枋寮義民廟」(義民塚),是「客家人的信仰中心」。這個看法,若從客家族群和信仰的角度來說,並無所謂對錯,我們應該給予尊重。事實上,分布在新竹、桃園、苗栗和屏東地區的「義民廟」,大致也確屬客家族群(奏桑,一九八七;陳運棟,一九九四;曾德信,一九六七;李豐楙,一九九三)。但是,「義民廟」並不是客家人獨有的信仰(陳運棟,一九九四;劉還月,一九九六;林衡道,一九七五─七六)。例如,彰化、嘉義、雲林(北港)等地也有「義民廟」,所供奉的主要是死於「林爽文之亂」的漳泉籍「義民」。此外,像臺北縣林口的「義民廟」(林富士,一九九五)、臺北市景美的「義民爺廟」(阮昌銳,一九九0)、臺南盬水的「忠義公廟」(吳榮華,一九五九),則是「抗西、荷」和「抗日」的烈士,其族群屬性並不清楚,至少並不特屬於客家人。 其實,連橫在《臺灣通史》中介紹新竹新埔枋寮「褒忠廟」(「義民亭」)時也提到: 先是朱一貴、吳福生等役,各縣俱建義民祠,春秋致祭。(卷二二 〈宗教志〉)由此可見,清代在戰亂之後,立「義民祠」以奉祀犧牲的「義民」,事實上遍及各縣,而不只是存在於客籍移民聚居之地。 義民爺的身分 【B】其次,有人認為,「義民廟」所奉祀的「義民爺」,是被「朝廷」(清朝)表揚的「為保鄉衛國而犧牲生命之客家人」,是「助官平亂」的英靈,是客家的「偉人」、「英雄」。對於這樣的看法,我們也應該給予尊重,因為這是部分客家人士的信仰,而且,也有一些事實上的依據。 以目前存留的文獻來看,【1】屏東六堆「忠義祠」所奉祀的主要是清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朱一貴之亂」和雍正十年(一七三二)「吳福生之亂」時,協助清廷平亂而戰死的客家「義民」(曾德信,一九六七),【2】苗栗和【3】新竹的「義民廟」所奉祀的則主要是在清乾隆五十一至五十三年(一七八六─一七八八)的「林爽文之亂」,以及同治一至三年(一八六二─一八六四)的「戴潮春之亂」時協助清廷平亂的粵籍「義民」(岡木俊介,一九四三;毅振,一九九一;曾景來,一九三八)。 不過,在清代多次的「叛亂」(或「革命」)事件中,協助消廷「平亂」或抵抗「亂黨」而殉難的「義民」卻不僅限於客家人士。事實上,像「嘉義」地名的由來,便是因為林爽文的黨徒在乾隆五十二年圍攻「諸羅縣」城時,當地「義民」協助官兵守禦,因而皇帝特賜縣名「嘉義」(《清一統志‧臺灣府》卷一),其他泉籍移民所居的村莊也多得「褒忠」的賜名(《福建通紀‧臺灣通紀》卷一五),現今還在的【4】雲林北港「義民廟」所奉祀的也是在林爽文之亂時喪生的漳泉籍「義民」。 此外,有一些地方的「義民廟」所奉祀的則是各式各樣的「分類械鬥」或族群衝矣(閩言、漳泉、漢番)下的亡魂,成是「抗日」的義士(仇德哉,一九八三;阮昌銳,一九九四;林當士,一九九五)。總之,「義民爺」的身分、族群屬性,以及被人奉祀的原因,其實是多元而不是單一的。 「義民爺」的信仰類型 【C】第三,學者往往將「義民爺」和「有應公」、「萬善爺」相提並論,並視其本質為「無主無祀的孤魂」,《認識臺灣(社會篇)》(試用本)基本上也遵從這種論斷。但是,少數客籍卻大為不快,認為這是「非客家籍」的研究者在「民族史觀」(中華民族)的影響下,刻意將「義民爺」歸類為「神格最低的無祀鬼厲」(陳運棟,一九九四)。我認為這是一種嚴重的誤解。 前面已指出,義民爺並不是客家人獨有的信仰,非客家人也有「義民信仰」,所奉祀的是各個不同族群的「先人」。而且,「有應公」、「萬善爺」大多是漳泉移民所奉祀,若說「無祀鬼厲」是一種貶抑成侮辱性的稱呼,那麼這種貶抑或侮辱也絕不是單獨針對客家人士而來。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