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23 13:08:22瀏覽1417|回應0|推薦0 | |
新埔枋寮褒忠義民廟是台灣首屈一指的義民廟,也是竹塹地區客家人的信仰中心,其創建歷史與竹嗛地區的開發、族群關係、及社會發展息息相關,既是新竹地區發展的參與者,同時也是見證者,其後更成為客家社群的一股凝聚力量。隨著社會的變遷,義民廟的重要性也如同其不斷擴大的崇祀區域一樣,與日俱增,從竹塹地區的宗教信仰中心,逐漸演變為全台客家人認同的象徵。經由回溯義民廟創建過程的一點一滴,或有助於吾輩掌握台灣客家人的歷史,及社會文化的發展脈絡。 林爽文起事 義民執戈衛鄉 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年)林爽文起事波及全台,當其以王作為首的北路軍部眾攻陷竹塹城後,因「行軍必先行糧」,繼續往北第一個要拿下的就是米糧富庶之地的六張犁(竹北六家)。當時北路軍所到之處燒殺劫掠,聚落規模小者紛紛逃往內山避居,六張犁的林家為千人共居的大戶人家,平時就有團練武裝的自衛能力,當王作軍隊攻入六張犁及下員山仔時,為抵禦林爽文來勢洶洶的軍隊,林家乃由林先坤出面,邀集各庄頭的劉朝珍(林先坤母親的娘家)、陳資雲、錢茂祖、王廷昌、黃宗旺、吳立貴等,共同組成保衛鄉庄的隊伍,這一批由子弟兵、長工臨時組織起來的義民軍共有一千三百多人,作戰時以黑布圈綁在臂上作為識別。經過慘烈激戰,義民軍不僅成功擊退敵軍,且在壽同春的帶領下,與竹塹城內閩籍人士組成的義軍共同收復竹塹城,之後兩軍並與平埔族義軍並肩南下協助清軍平亂。當義民軍奮勇擊退林爽文的軍隊,打道回鄉時,沿途看到臂上綁黑布的犧牲者即抬上牛車一起運回,並預定安葬在大窩口(今湖口鄉鳳山寺附近)。當車行過鳳山溪來到枋寮義民廟現址時,牛竟離奇地停頓不前,不管如何厲聲斥喝就是不走。由於似有靈犀,一行人決定焚香祭拜並跌筶探問原委,是否犧牲的義民挑選安葬此地?經過三次的勝筶始確定,並請同為義軍首的石壁潭大地理師陳資雲勘察地理風水。陳指出此地乃「雄牛睏地穴」,相傳為清朝贛州地理名師曹天中來台時,於鳳山溪所勘中的台灣三大名穴之一,是一處吉地乃無庸置疑。但探問之下,此地為戴元玖公的田產,而元玖公已歿於廣東原鄉,經與元玖公的三子禮成、才成、拔成協調下,戴家願捐出此塊地,但開出兩個條件,一、迨廟落成,須將戴元玖公的靈位放置於正廳(虎邊的側位):其次,廟前左右各抽出店地四坎歸戴家所有。此協議立有合約,由廟方經理林先坤、姜安、首事梁元魁、鍾金炵、徐英鵬、賴元麟、林興等會同立字。乾隆六年,戴家抽出的四崁店復由戴家後裔戴阿炎、戴立坤叔姪賣予義民廟,又盡歸於廟產。 乾隆五十三年(一七八八年),林爽文事件全台平定,清高宗乾隆皇帝有感義軍之忠勇衛土精神,特頒御筆親書「褒忠」救旨。林先坤於清廷官員抵達紅毛港(今新豐紅毛港)時,搭建榕樹門樓恭迎敕旨,迎回後,於六張犁莊恭建聖旨樓安置。因此義民廟又名褒忠亭,現存的褒忠牌匾即為按乾隆聖旨墨寶打造。之後,林先坤倡議建廟崇祀,邀請劉朝珍、錢茂祖、王廷昌、黃宗旺、吳立貴等共襄盛舉,是年冬於墓前奠基動土。迄乾隆五十五年(一七九0年)冬,褒忠廟竣工落成。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三月,又發生彰化戴潮春(戴萬生)事件,粵籍義民再次出征,由劉維翰、姜殿邦、張元清為首,衝鋒陷陣、保衛鄉土,獻身死義者多達百餘位,復拾忠骸迎葬於烈士墓旁,是為「附塚」。 施田集資 以繼嘗祀 為維持義民廟日常奉祀及祭典開銷,六張犁庄林先坤首先擔任拋磚引玉的角色,地方上士紳、業戶乃捐田租、水租共襄盛舉。據同治四年義民廟契約立簿開宗明義的「褒忠廟記」所載:「其時林先坤隨建創廟宇,爰請戴元玖樂施廟基,王禪師亦經資助,然憑依雖有,嘗祀尚無,嘉慶六年間,林先坤倡施水田於前,座落新社墘東南角,水田貳段,至十九年,則林次聖施水租廿三石,林浩流施水租廿五石,林仁安施水租九十二石,錢子白施水租卅五石,錢茂聯、茂安共施水租廿石,錢甫崙卅五石,亦共施水租以成美事,至嘉慶二十二年,劉朝珍繼施水田於後,座落二十張犁南勢,水田 嘉慶六年(一八0一年),先有林先坤向竹塹社人魯于改承買新社墘東南角的田地,轉施於義民廟。後有嘉慶廿二年(一八一七年),劉朝珍施田於廿張犁。而施水租者,林浩流、林次聖皆為林先坤族系以祖先之名而設之公號或蒸嘗,前者為林家六屋之胡陽樓系出,遷至枋寮煙店,後者為六張犁林家以八世祖次聖公為名義的公號。另外竹塹社錢姓家族亦是義民廟初期重要捐獻人:錢子白為創建義民廟施主、也就是當時竹塹大屯千總錢茂祖的祖父;錢子白對新埔、湖口的開墾迭有貢獻,是竹塹社大業主之一。錢甫崙為子白之姪(子端公的五子),嘉慶二年移居枋寮的活人窩,兩子茂聯、茂安道光年間移居新埔街尾。 光緒十八年,黃雲中、羅際清、戴朝鈞、張榮龍、廖潤泰等人士,出資承買前敷地二段施與義民廟,據明治三十八年秋八月,當時的經理人傅萬福、徐景雲、張裕光所具名立的「義民廟樂施碑記」中記載: 「‥‥光緒十八年壬辰冬,黃雲中、羅際清、戴朝鈞、張榮龍、廖潤泰諸公等,出資承買廟前敷地二段:東至義民亭毗連,西至戴家簷滴水巷,南至戴家出入路,北至車路。又一段,東至園學壆與彭家園毗連,西至陰溝,南至崁眉曲出戴家園滕透陰溝,北至戴家園壆轉曲透北戴家出入路毗連;以上界內施與義民廟為用地。」經年的集資生息,義民廟廟產日豐,廟方更積極參與竹塹地區的開墾事業,如道光年間的金廣福墾隘,義民廟即以褒忠嘗、義民嘗等名義挹注不少資金,又大量購置田地收租,此後義民廟嘗祀逐漸浩大。早年義民廟之田產因誤登,在地政機關地籍上分別有公業義民廟、公業義民嘗、義民廟、公業褒忠嘗、寺廟義民嘗、公業義民爺、寺廟義民爺、公業褒忠亭等八種不同名稱。昭和一年至三年(民國十五年至十七年)當中,義民廟才整理出所有田產,統一名稱向政府地政機關登記。 兵燹浩劫 浴火重生 光緒廿一年(明治廿八年、一八九五年),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台灣割讓給日本。義民廟在兵浩劫下,廟宇盡付回祿,受創最重。四年後(明治三十二年、一八九九年),在當時湖口庄輪值的經理徐景雲、傅萬福以及張坤和的倡議下,號召境內十四大庄的信眾、士紳、商賈再度發揮善心,為義民廟的重建捐資獻力。明治三十七年(一九0四年),義民廟終於重建完成。 不料,就在新廟才落成沒幾年,明治四十年(一九0七年),日本政府強制推行皇民化政策,欲將義民爺神位換成日人信奉的「大麻神」神像,派遣一群日籍官員由台北乘坐火車南下,擬前來本廟沒收廟產,因故未遂。 昭和十五年(民國廿九年)日本當局又興起廢廟之議,並擬沒收廟產,經十四大庄推舉當時的經理人傅任、彭錦球、蔡昆松等,向日本當局據理力爭,並遠赴東瀛向日本國會陳情,聲明義民爺乃保家衛土、抵抗外力侵犯的犧牲烈士,不同於一般神祇,日本政府因此重新檢討廢廟之合理性,義民廟終倖免於難,得以保全下來。次年,日本拓務大臣秋田清及台灣總督長谷川清且分別向義民廟致頒「忠魂不朽」、「盡忠報國」的匾額,日本眾議院議員杉溪吉長也獻匾「遺芳萬世」,以示對義民爺的崇敬之心。 |
|
( 在地生活|桃竹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