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全球通史(21)----- 斯塔夫里阿諾斯
2009/11/29 13:15:26瀏覽562|回應0|推薦0

羅馬帝國與漢帝國之間的直接交往,似乎預示著一個經濟大發展的新時代即將來臨。人們也許會以為,在公元3世紀和4世紀時,歐亞大陸周圍諸海上的貿易量會空前增加。但實際上,情況恰恰相反,因為這時羅馬帝國和漢帝國內部動亂迭起,外部遭到了蠻族進攻。不過,雖然埃及和印度之間的貿易在2世紀以後衰落下去了,但印度和東南亞之間的貿易並未因此受挫。在羅馬和中國因陷於困境而軟弱無能時,印度情況正相反,在笈多王朝(公元320647年)統治下,正達到極盛階段。印度文明也如同第九章中將提到的,這時進入了全盛時期,並對鄰近地區和國家產生著巨大影響。印度文明對北疆以北地區的影響主要在宗教和文化方面;對孟加拉灣對岸東南地區的影響則在經濟和政治方面(見下一節)。 
  對古代遺跡的考古研究表明,印度和東南亞的交往從遠古時代就已開始。公元一世紀時,由於受香料和礦物資源的吸引,前往東南亞諸島嶼和沿海地區的印度商人愈來愈多,兩地之間的交往也愈來愈廣泛。當時的印度文獻常提到商人們航海到黃金之地——蘇瓦那拜赫米的事,說那地方的人比較原始,主要靠種稻為生,沒有複雜的政治組織或較為高級的文化傳統:因而,當印度商人和冒險者要與當地的首戶通婚,在那裡傳播印度宗教和習俗,並強行控制他們的經濟時,也比較容易做到。這種大好機遇不僅招引來許多商人,也吸引了印度的婆羅門和武士們;結果,印度文化被大規模地移植到東南亞諸島嶼和大陸上,並有許多印度王國在那裡建立。 
  這一印度化的過程並沒有深深地滲透基層。在通常情況下;被印度化的主要是那些受外來移民影響的當地首戶;一般村民們除了須交納新王國統治者強征的苛捐雜稅外,他們的生活仍一如以往,沒有多大變化。雖然印度的影響有點兒表面化,但範圍極其廣泛。從在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開始,到公元4世紀時,印度人已在遠離印度的婆羅洲和中南半島站穩腳跟。

開始時,那些島國很先進,但將近公元三世紀末時,也許是海盜活動日漸猖撅的緣故,它們落後了。力量中心轉移到了印度移民可以沿著經馬來半島到中南半島的陸路而進入的大陸。於是,在相當於今日柬埔寨的地方,出現了一個偉大的印度王國——坎布賈王國。當時的中國人稱它為扶南,他們留下的有關這一王國的記載清楚地反映了它的印度特徵。記載中說:「來自印度的婆羅門成員有100O多個。人們奉行他們的教義,並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們,許多婆羅門成員因此在那裡居留下來。他們日夜攻讀宗教經典。……他們用青銅製作神像。那些有兩張臉的神像,都有四條胳膊;有四張瞼的神像,都有八條胳膊。每隻手上都拿著一些東西。」 
  以上所述,可說明東南亞大印度的性質。顯然,大印度的情況與早數世紀希臘人在地中海區域的擴張頗為相似。都是先由商人和拓居者在遼闊的海岸地區設立據點,然後將本國的制度移植到那裡。不過,當地居民既沒有全部希臘化,也沒有全部印度化;最終,倒是那些殖民地全被同化,僅留下了一些地理名稱和建築物遺址作為緬懷往昔事業的紀念品。對於歐亞地區的歷史來說,大希臘和大印度的意義在於它們為擴展文明的疆域作出了貢獻:前者將文明從巴爾幹山脈南部擴展到直布羅陀海峽和俄國南部;後者將文明從印度南部擴展到婆羅洲和中南半島。 
  就陸上貿易而論,其盛衰的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社會秩序和治安的維護狀況。當大部分陸路處於國家當局強有力的控制下時,貿易就繁榮;反之,當社會一片混亂時,貿易就衰萎。這一點,只要觀察一下這些世紀中貿易的發展趨勢便可明白。由於技術進步和文明核心擴大的緣故,顯然,總的趨勢是貿易量上升。不過,在這一總趨勢中,也時有升降波動,這與當時的政治狀況有關。例如,在歐亞西部的西徐亞帝國、歐亞東部的中國諸朝代和囊括歐亞大部分陸地的蒙古帝國統治下的那些世紀中,由於帝國強大,因而,商路安全有保障,貿易獲得迅速發展。關於最早的陸上貿易的情況,我們知道的極少。不過,有位生活在公元前6世紀或7世紀的希臘商人所寫的見聞尚有片斷保存下來;這位商人名叫阿里斯蒂斯,他聲稱曾與西徐亞海隊一起東行,遠至中亞的天山山脈。公元前5世紀時,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也寫了一篇詳盡的、有關西徐亞人的文章。西徐亞人是個擠馬奶、住馬車的遊牧民族,公元前700年至20O年時,統治著頓河和喀爾巴阡山脈之間的大草原。希羅多德列舉了西徐亞人的各個部落,描述了他們的風俗習慣;可見,西徐亞人的詳細情況他能掌握到。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西徐亞人居住的地方和希臘人在黑海北岸的城邦相毗鄰,兩者之間有著廣泛的貿易往來。西徐亞人憑借所控制的廣闊內地的豐富資源,用奴隸、牛、獸皮、毛皮、魚、木材、蜂臘和蜂蜜去交換希臘人的紡織品、酒、橄欖油和各種奢侈品。 
  公元前4世紀和3世紀時,西徐亞人的勢力由於來自東方的新的遊牧民入侵而大為衰弱。隨著繼起的混亂狀態,長途貿易不復存在,直到二個多世紀以後才恢復。這一次,促使長途貿易恢復的動力來自歐亞大陸另一端的中國人;他們正在將自己的統治遠遠地向所謂的「西域」即中亞擴張。其目的是為了反擊他們最危險的遊牧鄰居即歐洲歷史上所說的匈奴人。在那時以前的數十年中,中國人對匈奴人一直是採取寵絡的辦法,贈送了大批的禮物和金錢;而現在,則完全改變了這一「羈縻」政策,代之以在中亞尋找盟友,共擊匈奴。 
  公元前139年,偉大的漢武帝派官員張騫去尋找、聯絡數十年前為匈奴所破的大月氏。大月氏原是印歐語系的民族中最東面的一支,朝西南方向遁逃後,征服位於今日阿富汗的希臘人的大夏王國(亞歷山大帝國分崩後留下的一個王國),在那裡定居了下來。由於新地肥饒,生活安定,大月氏人不願東來再與強大的匈奴為敵;漢使者見此情景,只好返回中國,不過,隨身帶回了過去希臘文化的象徵葡萄樹苗以及大量有關西域地理的資料。這些資料是中國隨後在中亞開展軍事和外交攻勢的基礎。 
  漢武帝接連派出好幾支遠征大軍去討伐匈奴,最後迫使匈奴各部落或者歸順,或者逃往沙漠地區。實際上,正是中國人的勝利,引起了向西民族大遷徙、最終衝擊羅馬帝國、導致其崩潰的連鎖反應。中國人大破匈奴後,派了一個外交使團前往張騫報告中提到的西域各國。有兩個從前留下的希臘王國賈爾干和粟特,大概自恃自己與中國之間遠隔一個帕米爾大高原,頗為安全,故大膽地辱罵了中國使者。但是,中國軍隊其軍事威力驚人,竟翻越帕米爾高原,迫使它們降服漢皇帝。這樣,漢帝國以一個巨大的楔形物插過中亞,最後於公元1世紀,與大月氏人在印度西北部組織的貴霜帝國建立了聯繫。 
  這時,貿易緊跟在勝利的中國旗幟之後。商路的安全有了保證,人們的需求也隨著外交使團的活動而大為發展。各國使團出訪時,根據當時的風俗,攜帶本國特有的物產作為禮品。這些官方交流促成了新的習慣和慾望,為私人經商打開了通路。對於中國絲織品來說,情況尤其如此。中國絲織品是各地最為需要的,至少占中國出口商品的90%;剩下的10%包括肉桂、大黃和優質鐵。作為回報,中國也得到了各種物產,如:來自中亞的毛皮、毛織品、玉和牲畜,來自波羅的海的流浪,來自羅馬諸行省的玻璃、珊瑚、珍珠、亞麻布、羊毛織品和黃金,其中黃金占首位。 
  這些貨物由商隊沿著著名的「絲綢之路」來回運送。「絲綢之路」的主線自中國西北部的長安(西安)開始,向西經河西走廊至塔里木盆地,分為兩道,一條道沿盆地的北部邊緣,一條道沿盆地的南部邊緣,繞過盆地,然後西逾帕米爾高原,穿過位於俄國土耳其斯坦的撒馬爾罕和梅爾夫,再繞過裡海南端王位於現代伊拉克境內的塞琉西亞,由此繼續西進,至地中海東部沿岸地區的羅馬邊境 
  儘管有了絲綢之路,但羅馬帝國和中國漢朝之間並沒有直接的商業往來。羅馬商人未能經由陸路直接去中國,中國人也未能取道陸路直接到羅馬。它們之間的商業往來全靠各種中間人,尤其是靠帕提亞(即今日伊朗)的中間人。中國人和羅馬人對建立直接的聯繫都很關心,但是,出於顯而易見的原因,帕提亞人對阻止這一聯繫的建立也同樣很關心。這可由中國使者甘英的經歷得到說明。公元年,中國遣甘英出使大秦即羅馬帝國。當他到達波斯灣時,據中國官方記載說,那裡的帕提亞人告訴他: 
  大海煙波渺茫,浩瀚無邊。順風時,渡海可能三個月就夠了,但是,碰上逆風的話,也許得費時二年。所以,那些出航的人,都在船上備足三年的糧食。在海上還易患思家病,有些人就因此送掉了性命。」甘英聽說這話,停了下來。帕提亞人不僅誇張取道海路的種種危險,而且也不提前往敘利亞還有更為直接的陸路可走,就這樣,把那位使者哄騙了回去。從中國的官方記載中可以看出,當時的中國人已意識到這一情況;記載中說,羅馬人「一直渴望派使者到中國來,但安息人『帕提亞人』想用中國的絲織品和他們做買賣,因此,就切斷了羅馬人前往中國的交通」。羅馬人對此進行了報復,為了將牟取暴利的帕提亞中間商排除在外,他們積極開展和印度的直接的海上貿易。於是,愈來愈多的商隊不再取道西去的絲綢之路,而是向南經過和田前往印度西北部諸港口。候在那裡的「羅馬」商人接到貨物後,在季風的幫助下,將它們迅速地運過印度洋,至紅海諸港口卸貨。 
  這一貿易其規模之大,竟使羅馬歷史學家阿米阿努斯·馬爾切利努斯宣稱:「昔日僅限於貴族使用的絲織品,現已不加區別地擴大流傳到社會各等級手中,甚至包括最低的等級。」無疑,這話言過其實了;實際情況是,許多身居要職的羅馬人見到大量黃金因支付受人歡迎的中國絲織品而東流,大為驚恐。 
  公元二世紀以後,隨著羅馬帝國和中國社會動亂迭起,這一繁盛的貿易漸漸衰弱;不過,並沒有完全枯萎。中國仍在生產絲織品;絲綢之路沿途的那些沙漠中的綠洲城市仍在竭盡全力地維持它們曾藉以致富的貿易西方消費者的需求仍沒有得到充分滿足。甚至在5世紀羅馬陷入蠻族之手以後,君士坦丁堡,也就是拜占庭,依然如同一個偉大的帝國首都一般,需求看慣常的各種奢侈品。據說,公元401年,為年幼的皇帝狄奧多西二世舉行基督教洗禮時,「整個城市〔君士坦丁堡〕被籠罩在花環之下,到處都用絲綢、金光燦燦的寶石和各種各樣的飾物裝扮起來,其裝飾之華麗,無人能加以描繪」。 
  不過,羅馬政權的衰微使中間人牟取暴利這一多年老問題更為突出。3世紀時,阿比西尼亞人的阿克蘇姆王國控制了紅海,對海上交通強征很重的稅。同樣,公元226年以後,在薩珊王朝而不是帕提亞人統治下的波斯人也充分利用了他們對陸上交通的控制。5世紀時,拜占庭帝國政府對絲織品的進口實行了國家壟斷,其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想以集體談判的方式來對付這些中間人。6世紀中期,這一問題終於由拜占庭人予以徹底解決,他們成功地將一些放在桑葉上孵化的蠶卵從東方偷運回國;於是,絲綢工業在敘利亞開始發展起來,並傳播到希臘和地中海西部地區。西方不再依靠來自中國的進口貨,絲綢之路漸被廢棄。 
  穆斯林阿拉伯人的突然興起,給陸上貿易以最後的打擊。7世紀時,穆斯林阿拉伯人征服了整個中東,隨後,又擴張到中亞,並在751年的怛邏斯戰役中擊敗了中國人。於是,中亞成為穆斯林的天下;而且,在以後好幾個世紀裡,一直是中國和西方之間,以及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障礙,而不是橋樑。隨著陸上道路給最後關閉,貿易轉移到大陸周圍、正開始由阿拉伯水手和商人控制的海上。直到13世紀,蒙古人征服了從太平洋到波羅的海和黑海的整個歐亞大陸時,才有了再一次重新打開陸路,從而為中世紀的馬可波羅及其同行商人掃清道路的可能。 
  綜上聽述,儘管貿易方向發生過各種轉變,但有一基本事實始終未變;這就是古典時代與早先的古代時期大為不同,其貿易範圍和貿易量都有了質的提高。不管是在地中海,阿拉伯海,還是在歐亞大草原的某些地帶,其貿易範圍都不再限於單個地區,而是隨著貨物經由海陸兩路從歐亞大陸的一端運送到另一端而愈來愈成為跨地區的。這些構成了新興的歐亞核心區的經濟組成部分,下面一節將考察這一核心區的文化方面。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354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