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1/11 14:39:47瀏覽116|回應0|推薦0 | |
2015-11-02 台灣經濟每況愈下,出口衰退,製造業萎縮,景氣呈現「外冷內降溫」狀態。主計總處公布的第三季GDP成長率概估為負成長一.○一%,乃是金融海嘯以來最差表現,更居亞洲四小龍之末,台灣經濟彷彿陷入昏迷,今年GDP能否保住正成長,令人質疑。 全球經濟兩大成長引擎,美國逐步復甦,但力道疲弱,只能獨善其身,中國則宣告結束經濟快速成長,世界景氣失去引導的動能。新興市場受制於美國貨幣與利率政策,資金逃竄,基本面與金融市場皆動盪不安。而台灣景氣卻更令人憂心,總體經濟一路下滑,GDP成長在正負之間掙扎,亞洲四小龍的光環褪色,經濟奇蹟已成明日黃花。此際馬政府終於停止吹噓政績,提出總金額四十.八億元的短期提振消費措施,以補助方式鼓勵民眾購買節能家電、國內旅遊,2G門號升級4G等,宣稱可以增加GDP○.一%。對於看守政府而言,此一提振景氣措施雖然聊勝於無,但無論規模、魄力與政策目標,顯然都不及格。相較於八百多億元的消費券,此次鼓勵消費投入金額不到十分之一,只能算是迷你版的消費券;如果消費券都無法因應金融海嘯,毛內閣想要撐著這把小雨傘,度過金融海嘯以來最大的狂風暴雨,豈非痴心妄想? 尤甚者,提振經濟規模縮小,更反映政府財政拮据。一般而言,提振景氣最有效的手段依然是財政政策,由政府投入大規模資金進行公共建設與投資,帶動景氣上揚,其金額動輒以千億元計,才能稍見成效。例如過去的「五年五千億」拚經濟。但今日政府淪落王老五過年的窘境,一年不如一年,國家財政主要支應人事、社福、保險與年金,尤其各項退休年金潛藏負債約達十八兆,因此應推動年金改革,方可使更多國家預算用在建設性項目,並在巨大金融風暴時,有充分的子彈應付危機。 其實,此波台灣的不景氣,其消費不足部分,或可用補助民間消費措施予以救急。然而,台灣經濟危機出在結構性層次,癥結在於投資不足、產業結構不均衡、過度依賴中國,必須採取具體政策與措施,才能徹底解決。其一,推動產業轉型與在地化。台灣產業偏重電子,此類產業的特色是資本密集與大量生產,高耗能、低毛率,以及生產基地在中國,因此容易受到紅色供應鏈崛起的衝擊。對應之策則是扶植策略性產業,如綠能、生技、互聯網、機器人等,並且鼓勵產業創新研發,提升技術與附加價值,以及推動在地化,使製造業在台生根發展,增加產值、工作機會與薪資。其次,強化對內投資。目前國內投資無論金融市場或實體產業,皆有投資不足現象,國人寧可將資金存在銀行,造成超額儲蓄創新高,或者甘冒匯率與投資風險,將資金匯出台灣,累計達二千億美元,若能營造良好投資環境與金融市場,讓資金願意留在台灣,何必擔心投資不足? 更重要的是,經貿必須去中國化,包含降低與中國的連結,積極加入國際經濟整合。目前台灣對外投資與貿易均嚴重向中國傾斜,雙方已由合作夥伴變成競爭對手。例如最近中國半導體指標性企業清華紫光集團除了揚言要超越聯發科,更呼籲中國政府施壓台灣開放晶片產業讓中企入股,否則就應禁止台灣品牌與製造的晶片在中國銷售,凸顯雙方產業決戰時刻已經到來,台灣當然要降低對中國的傾斜與依賴, 否則必然淪為中國的俎上肉,任其宰割。再者,降低與中國連結,絕非孤立或鎖國,因此應積極推動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之類的區域經濟整合,達成真正經貿多元化與全球化。 總之,台灣經濟復甦的藥方,不在短期的提振措施,而是產業轉型、強化投資,以及加入全球的經貿網絡,才能擺脫向中國傾斜的風險,打造一個產業發展、GDP成長與全民福祉良性連結的永續發展模式。 |
|
( 時事評論|財經 ) |